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217章 朝事
为文人,他有着自己的傲气。

    可家里多张嘴等着吃饭,总不能为了自己的傲气让家人饿肚子。

    自他入了翰林,就将家中父母妻儿都接了过来,一家子指望他的俸禄过活,日子过得清贫,省一省倒也能过下去。

    如今粮食大涨,他那点俸禄就不够了。

    我苦读圣贤书二十载,一张字却只值五两银子,实在可笑!

    卫风愤懑不平。

    沈逾白宽慰道:商人逐利,要将字贬低得一无是处才能压价,卫兄何必因他人之言而自轻自贱

    卫风拱手:多谢沈兄点拨,让我豁然通达。

    又想到那掌柜的脸色,他心情大好也就有了闲心与沈逾白闲聊:沈六元怎的来颜料铺子了,难不成也是卖墨宝补贴家用

    沈逾白笑道:我来看看颜料,家中女眷……

    卫风的笑僵在脸上,又想起沈逾白北宝胡同里的宅子,便悲愤道:好了,你莫要再说了!

    他不想听这位说家中女眷如何如何。

    沈逾白颇惋惜地闭了嘴,末了又道:卫兄莫着急,粮价过些日子就要跌了。

    卫风只以为沈逾白是安慰他。

    南边受灾严重,粮价不再涨就不错了,哪里会跌。

    不过他还是承沈逾白这份情。

    只是没料到,京城粮价果真渐渐跌下来了。

    起因是建康府知州崔明启给天元帝进献了一种红薯,能亩产八百斤。

    天元帝特意将红薯煮熟尝过,甘甜软糯,实在美味。

    如此好吃之物,又如此高产,自是龙心大悦。

    今年春种时,崔明启将此红薯全府推广,并承诺红薯按每斤十个大钱回购,又因沈族的红薯本就声名远播,因此并未费什么劲就将红薯推广开。

    今年的建康府又是风调雨顺的一年,红薯在八月大丰收,家家户户除了留下口粮,其余全卖给了府衙。

    而崔明启又将一小半送到了京城。

    倒不是他舍不得,实在是人手不够。

    得知这一消息,天元帝立刻派兵马前往建康府,将红薯尽数押到灾区。

    至于运到京城的红薯,自是被拿来售卖,以缓解京城粮荒。

    一时间,京城高门间以吃红薯为荣,倒是让得粮价跌了一成。

    虽跌得不多,终归是能让更多人吃得起粮食,而翰林们也终于能吃饱肚子,翰林院的气氛总算好转。

    而沈逾白又被天元帝召进宫了。

    按照惯例,他该跟着徐直一起轮班,其他时候在翰林院修史,可天元帝时常插手翰林院的轮值,准确地说是插手沈逾白的轮值,这不,此次沈逾白就是跟随姜清月一同入的宫。

    到用午膳时,沈逾白又被召到御书房。

    此次不等天元帝发话,沈逾白主动献上自己带来的吃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苏锦沈逾白小说最新章节简介 >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苏锦沈逾白小说最新章节目录 > 第217章 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