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9章 六秒定律
举重之类,还可以用自身的经验传授,国内这一块基本上是空白期。现在别说是和欧美比拼,2015年之前,我国短跑的目标口号你搜一下就会知道,那叫做——抗日。

    欧美对决这时候想想就好,口号都喊不出来。

    或许每个教练也会把自己的特殊训练方法和经验,传授给弟子,可这些等级还是不够。接触过更加科学训练模式的苏神,知道这样的训练,打开11秒后,就显得落后了。不过现在用还是OK,他也没说什么,再说刚来这里,还是要建立一个吃苦耐劳的形象。

    而且。

    现在他要一步步引导大学毕业的宁德鲍,进行一场思想上的改革风暴。

    这不,他们这对师徒在训练休息间隙,正在埋头讨论苏神准备借助宁德鲍的手,推出的一个比较新兴训练体系。还是专门针对短跑的训练方法研究。

    那就是后世比较著名的6秒定律。

    6秒定律早就有了,苏神也翻译给宁德鲍看过,这是1936年米国生理学家A.希金创造出来的一套——人体瞬时速度与运动时间关系的函数公式。

    Vi=Vm(1-ekt)。

    就是上面这套公式,这是1935年就提出过的,虽然在欧美本土推广也花了很长时间,但现在欧美早就玩的很溜。但国内,连这个概念都不知道。苏神还记得,这是2014年才在运动科学杂志上有人专门大篇幅提出和讲解。配合苏神2013年才第一次和外教练习,2010年后才去国外训练,你就该知道国内的水平有多落后。

    既然现在没有人好好研究过这么好的东西,苏神就需要借助宁德鲍的手,赶紧把这个科学运动方法和运动公式推出去。研究方面的文章,对于后来的苏神,写起来是驾轻就熟,暗中指导宁德鲍,不费吹灰之力。

    现在两个人正在讨论的核心就是——国内的最高速训练核心法,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是的。

    一开始就这么硬核。

    2014年的《运动训练学》明确指出了,我国现在还在进行大量的30米集中训练。但30米,其实这根本还没有训练到一个运动员最大的速度区间。因为根据Vi=Vm(1-ekt)公式,你想要达到最大的速度,你所需要的时间,是在6秒或者以上。精英运动员基本不存在6秒以下这个概念,而30米集中训练,根本就不需要6秒。所以这也造成为什么我国的运动员,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在前程还行,中段就开始掉队,甚至都撑不到后段冲刺区。

    苏神把这个结果配合SCI关于A.希金这套人体瞬时速度与运动时间关系的函数公式的描述配合起来给宁德鲍看。宁德鲍最开始肯定是不相信,毕竟这个30米集中训练在国内用了这么多年,她甚至以前学习的也是这个方面的知识,现在突然告诉她,其实这个训练经验老早就落后了,甚至人家在1936年就研究出了这方面的函数公式……她有点情感上接受不了。

    但在大量的证据和苏神引导下,她还是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开始大量研究苏神翻译的这些零散资料起来。

    ……

    所以你的意思是,6秒区间其实才是经过训练的运动员,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区域下限在此之前很难达到对吗宁德鲍看着这散乱的心得手稿,看着做完了一组训练的苏神道。

    不是我的意思,宁教练,而是科学公式早就证明了这点,我们的训练都是没有科学公式的经验之谈,没有科学支撑,就没法论证提高和量产。苏神这话出来,宁德鲍陷入了沉思,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都在告诉她,这才是对的。

    我需要进行一下调查,我先看看我们体校的学生再说,如果没问题,我就去周边市的学校去看看。宁德鲍突然又看着苏神苦笑了下:好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简介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目录 > 19章 六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