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马料,火药,以及刀枪剑戟,对于大明而言,可算是准备还算充分。
这其实可以理解,朱棣是个战争狂,他一直都在为将来的横扫大漠做准备,所以武库之中,储存足以进行一场大战的物资。
可当大家细细去分析安南的情况之后,徐辉祖提出了军中现在对桐油有最大的缺口。
没有桐油,军械就无法得到妥善的养护,尤其是在安南湿润多雨的环境之下,武器很容易锈迹斑斑。火药也很容易潮湿,那么防水防锈,就成了巨大的难题。
除此之外,明军入安南之后,势必需要在各处河道建立补给的站点,浩浩荡荡的大军,若是翻山越岭,损耗极大,那么借助安南国河道的便利,势必要在安南内建立大量的货栈,急递铺,以及船只,以供军需。
这一些无一不需大量的桐油损耗,而且损耗量极为惊人,再加上朝廷当初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安南需要用兵,所有的战争准备,都是奔着那大漠去的。
此时……就不得不赶紧征桐油了。
五军都督府还是大意了。
显然已经有人开始收到了风声,桐油应声大涨。
市面上,一些桐油铺子,原本是提供零售,现如今,也开始惜售起来。
这个世上,当傻瓜都知道一样东西即将很值钱,而且……至少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出现短缺,那么……就少不得有人开始盯上。
而能盯上这东西的人,哪一个不非富即贵,都是嗅觉灵敏,有通天手段的人。
陛下……市面上已无桐油了。徐辉祖道:臣命人去征用,可……所有的桐油商,都说无货,还有不少人……已暗暗开始将桐油悄悄储存起来,想要征用,阻力重重。
朱棣勃然大怒:朝廷以市价收购也不成吗
几个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傻眼。
这不怪他们,他们擅长的是行军布阵,还有组织士兵,或者是调度军需。
可让他们去和商人们玩心眼,却是不可能的。
实在不成。朱棣冷笑道:大不了动用锦衣卫,搜抄桐油,朕就不信……
一旁的姚广孝皱眉,忙道:陛下,切切不可,且不说……靠这搜抄,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一旦如此,势必人心动摇,我大明兵马未动,自己就已人心浮动了。何况,一旦开始搜抄,不是摆明着告诉天下人,这桐油价值连城,只怕,这反而更加助长了桐油的价格。
姚广孝有一点没有说。
这个时候敢悄悄囤积桐油,指着发大财的人,这些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不然他们消息如何会这般的灵通
这些人……若是对付一个两个,诛他们三族也无妨,杀了也就杀了。
问题在于,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大战在即,这个时候因为桐油而引发了一桩血雨腥风,这绝不是好兆头。
朱棣背着手,心中怒极,不过他也是晓得轻重的人。
知道像建文皇帝那样的粗暴手段是行不通的。
朱棣便背着手,沉吟着,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可就在此时,突然有宦官道:陛下,承恩伯求见。
朱棣看了姚广孝和五军都督府的几个都督们一眼,颔首:宣进来。
不知为啥,丘福总觉得只要涉及到了张安世,那徐辉祖的眼睛都会偷偷地瞥向他。
这让丘福感觉很恶心。
偏偏……他只能装作不知道。
片刻之后。
张安世入殿,道:臣见过陛下。
朱棣看了张安世一眼,道:张卿为何而来
张安世道:大战在即,臣听闻,军中缺桐油。
他单刀直入。
朱能、丘福和徐辉祖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