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嫁病秧子的福分
    镇国公府书房,烛火微摇。

    叶珣身着玄青色中衣,手握一卷《尉缭子》,坐在四君子雕花紫檀书案后,案上置着一座形似弯月,苍古空灵的太湖石摆件。

    不多久门外传来两声轻叩。

    “进来。”

    门被推开,来人是沈晗。

    她行礼后抬起头,烛火映出一张英气秀丽的脸。

    “少主,查出来了,是锦翠楼的醉江月。锦翠楼每半年推出一款限量酒。需提前三个月交付定金,且只卖熟客。今日正是醉江月售卖的日子。”

    沈晗拿出一张名单躬身递到叶珣手中:“这酒颇为金贵,仅得十壶。还须客人亲自去店里,签了字方能取走。”

    叶珣扫视名单,其中有两名女子的名字画了圈。

    知春巷孙府孙宜珺。

    琴台巷姜府姜槐。

    叶珣盯着那个名字,眉头轻蹙,微微失神。

    “少主!消息已匿名递给京兆衙门,孔府尹连夜安排了人手,明日巳时行动!”沈昭洪亮的声音响起。

    他风风火火从屋外大步走进来,肩上甚至还沾了片叶子。

    叶珣回过神,扯了下嘴角,讥诮道:“孔府尹被城郊盗匪搅得焦头烂额,还被指渎职失责,现如今得到点消息便这般急不可耐。”

    “为何我们要与衙门的人一起行动?”沈昭不明白。

    “少主莫不是想借衙门之手引蛇出洞?”沈晗很快心领神会。

    叶珣颔首:“太和观规模颇大,殿宇厢房众多。既然我们不宜明面上行动,不若让衙门的人先行,大张旗鼓搜查,引起骚乱。何康见势转移,我们黄雀在后。那窝盗匪派人看好了?”

    沈昭:“看得紧着呢,跑不了。”

    “事成后再引衙门的人过去,也不算让他们白跑一趟。”叶珣说罢,让二人退下,复又看一眼那张纸,将它压在书册下。

    这一晚,姜槐整夜都拧着细眉,睡不安稳。梦里醉江月高悬在她面前,散发着诱人酒香,她却怎么都抓不着。

    一心急,从梦中惊醒。

    “姑娘醒了?”竹音的声音,接着额头被覆上温热的帕子,轻轻擦拭着,“怎出这么多汗?”

    姜槐混混沌沌,半躺着,不说话。

    “姑娘,姜姑母一大早就来了,在前厅喝茶呢。”

    姜姑母是祖母年轻时捡回来的孩子。祖父过世得早,祖母一人辛苦拉扯两个孩子长大。

    姜槐十二岁那年,父母乘马车出城,在山上遭了意外,双双离世。祖母悲伤过度,一病不起,没几个月也去了。

    姜槐在京中的长辈,只剩下这个没有血缘的姑母。

    “定又是为了尚书家那病秧子来说项的。”姜槐撇撇嘴,“就说我身子不适,不便见客。”

    “怕是不成,若听到姑娘身子不适,姜姑母更是要进来看看的。”竹音一脸为难。

    正说话间,姜姑母的声音和脚步声一起传来:“都日上三竿了,这么大个姑娘家怎么还赖床!”

    姜姑母啪嗒推开门,大摇大摆地径直走进卧房。

    她身穿紫色牡丹交领阔袖衫,发髻高而丰盈,推开竹音,一屁股坐在姜槐的床上。

    “姑母,我昨夜受了风,有些头晕。”姜槐以手支额。

    姜姑母打量着面前的少女,脂粉未施,乌发披肩,衬得白皙的鹅蛋脸更小了。桃腮杏面,明眸朱唇,那微蹙的柳叶眉甚是惹人怜爱。

    这姿容……姜姑母记意地笑了。

    “没事吧?你看你,若是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夫君,也不至如此。”

    今日进入正题倒是快。那冯家病秧子,整日不出门,听说是见不得风,到底谁照顾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绕槐:高枝攀一半简介 >绕槐:高枝攀一半目录 > 第2章 嫁病秧子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