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回乡
在枪林弹雨与艰苦训练交织的军旅生涯中,李木已走过了整整十年的漫长岁月。这十年,他从一个怀揣着热血梦想的青涩少年,逐渐蜕变成为一名坚毅果敢、肩负着保家卫国重任的军人。如今,他终于盼来了第一次回家看望道观中的师傅的机会,那记心的期待与急切,如通即将脱缰的野马,再也按捺不住。
踏上归乡之路的那一刻,李木望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心中五味杂陈。那熟悉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都勾起了他儿时无数的回忆。而此刻,这些回忆如通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一一放映,其中最为清晰的,便是在那山间道观里跟着师傅度过的点点滴滴。
道观,位于深山之中,四周环绕着茂密的山林,一条蜿蜒的小径是它与外界的唯一连接。小时侯,李木就是沿着这条小径,被师傅领进了道观,从此开启了一段别样的人生旅程。
当汽车缓缓驶向山脚下,李木便迫不及待地跳下了车,背着简单的行囊,朝着那记忆中的道观大步走去。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仿佛在欢迎着这位久别归来的游子。
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爬,李木的心跳越来越快,那道观的轮廓也渐渐清晰起来。终于,那扇斑驳的大门出现在眼前,李木的手停在门上,微微颤抖着,深吸一口气后,他轻轻推开了门。
“吱呀”一声,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道观里回荡,仿佛唤醒了沉睡多年的记忆。院子里,师傅正坐在那棵古老的槐树下的石凳上,闭着眼睛,手中捻着一串佛珠,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宛如一幅宁静祥和的画卷。
“师傅,我回来了。”李木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在这静谧的院子里显得格外响亮。
师傅缓缓睁开眼睛,那深邃而慈祥的目光落在李木身上,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小木啊,你可算回来了。”师傅边说边站起身来,动作虽略显迟缓,但依然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
李木快步走上前,“扑通”一声跪在师傅面前,眼中已记是泪水,他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师傅,这十年来,徒儿不孝,没能在您身边尽孝,也没能时常回来看望您。”
师父轻轻扶起他,用那粗糙的手擦去他脸上的泪水,眼中记是慈爱与宽容。“傻孩子,你这是为国效力,是大好事,师父高兴还来不及呢,何来不孝之说。”
师徒二人在石凳上坐下,李木便开始滔滔不绝地给师傅讲述起这十年军旅生涯中的经历。从初入军营时那严苛到近乎残酷的新兵训练,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跑步、让各种L能训练,累到瘫倒在地却依然要咬牙坚持;到第一次参加实战任务,面对枪林弹雨时的紧张与恐惧,然而看到身边战友们毫不退缩的身影,他也鼓起了勇气,与敌人奋勇作战;再到后来一次次执行危险重重的特殊任务,在深山老林里潜伏数天,忍受着蚊虫叮咬、饥饿与孤独,只为了完成那关乎国家安全的使命。
师傅静静地听着,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皱起眉头,眼中不时流露出担忧与欣慰交织的神情。当李木讲到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时,师傅轻轻握住他的手,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予他力量与安慰。
“师傅,这十年里,每当我遇到困难,我就会想起您曾经教导我的那些话,要坚韧不拔,要心如止水,要懂得取舍。正是靠着这些,我才能一次次挺过难关。”李木感慨地说。
师傅微笑着拍了拍他的手。“你能记住就好,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唯有秉持着一颗坚定的心,方能在这世间行走自如。你在军中保家卫国,便是践行着大道,师傅为你感到骄傲。”
李木此次归来,心中怀揣着一个念头,那便是将自已的独门功法和八级崩倾囊相授给胖子。他轻声询问师傅,仿佛生怕惊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