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章 六年
    大景和西越的对战还在继续,双方各有胜负。转眼间六年时间过去了。

    在这六年时间里,稽首城被大景夺回来,又失守,如此三失三收,最终还是回到了大景的怀抱。

    边关百姓苦不堪言,城镇十室九空。战争对一个国家的消耗太大了,人口减少,经济衰退,对大景如此,对实力略逊一筹的西越更是如此。

    两国军民都疲惫不堪,适逢西越发生内乱,春暖花开之时,在又一次战败之后,西越递交了国君签名的降书,割让两国交界处的两座城池给大景,又祈求两国联姻,世代修好。

    消息传来,大景举国欢腾,百姓奔走相告,一为打了胜仗,二是再也不用经受战火之苦。

    接到降书的那一刻,景帝站在金銮殿上大笑三声,彻底吐出心中郁气。当即下令犒赏三军,朝廷官员并皇家天使们带着牛羊和美味的酒水从京城浩浩荡荡的开往边关。等犒赏完毕,即刻班师回朝,到时再论功行赏。

    景帝又迅速选出擅长治理地方的官员若干,去接收西越割让的城池。

    武将们尚在边关,文官们率先得到景帝的封赏。

    由于筹备物资得力,郑桦此次也在封赏之列。逢老尚书告老还乡,四十七岁的郑桦一跃而上直升为正二品户部尚书。

    郑桦走路都带风,徐氏也整天乐的合不拢嘴。主家升官,下人们也得到了不少赏钱,郑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郑珉在国子监的学业突出,几年前回阳口老家参加乡试,如今已是举人身份。一年前,夫子建议他参加会试,不求一次即中,走走过场感受一下会试的氛围也是好的。

    不出意外,郑珉名落孙山,消沉一段时日后,又发奋刻苦,准备三年后再试。

    郑植和李氏来信拜托徐氏帮郑珉相看合适的姑娘,毕竟年纪不小了,先成家也好。

    郑桦苦口婆心的相劝,国子监的夫子看好郑珉的实力,等他高中进士之后再议亲,说个家世好些的姑娘,在仕途上能相帮才好。

    郑植夫妇思虑再三,听从了郑桦的劝告。

    朝廷大败西越,景帝龙颜大悦,决定下半年金桂飘香之时加开恩科。学子们欣喜若狂,不用再等两年了,路途遥远的学子们已动身赶往京城。

    郑珉更加勤奋,休沐日也不回来了,就差和夫子通吃通住了。夫子也认为时机成熟,他考中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郑琅这几年也考中了秀才,只是举人那一步还是迈不过去,不过也不用着急,他年纪还小。郑桦把他也送进了国子监,兄弟俩在通一处,家人也放心。

    这几年徐氏带着郑瑜在京城和阳口镇两地往返了几次,郑植和李氏也来京城小住过。

    就是郑老爷子倔得很,不愿留在京城,只喜欢窝在自已老家的小院里,喝茶聊天,下棋访友,日子过得怡然自得。

    郑瑜和小伙伴们都升到了德学班。

    宋夫子一直没变,岁月好像特别优待她,六年过去,面容丝毫没有痕迹留下,气质更添清雅。

    那位风趣幽默的算学老夫子已休养在家,换了一位严厉的女夫子。

    郑瑜选了书经、算学和绘画三门主学。

    书经不用说了,前世今生加起来的学识足够她名列前茅。

    算学更是她的强项,如今她已能代替徐氏看账记账,当家理事,府里在外面的产业也都是她和掌柜在对账。

    只有绘画稍弱些,夫子评价她的画作有其形无其神。

    张华瑶和郑瑜一样选了书经和算学,她又另选一门乐器来修。

    蒋蓁的父亲蒋煜三年前已升为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受父亲影响,御史家的姑娘琴棋书画样样拿得出手,唯独算学没天赋,所以选了书经、乐器和棋艺三门主学。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盛世之鱼简介 >盛世之鱼目录 > 第8章 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