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汕头糖葱薄饼记
粤东汕头,海滨邹鲁,美食荟萃,其中糖葱薄饼,独具特色,风味绝佳,乃民间传统小吃之瑰宝也。其制作精巧,口感香甜,承载着潮汕地区之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历经岁月而不衰,深受百姓喜爱。
糖葱者,乃其精髓所在。制糖葱之原料,需精选上等白砂糖与麦芽糖。白砂糖晶莹剔透,甜度纯正;麦芽糖则醇厚浓郁,富有粘性。二者相辅相成,方能成就糖葱之独特风味。
先将白砂糖与麦芽糖按一定比例放入锅中,加水熬煮。熬糖之关键,在于火侯之掌控。以文火慢熬,使糖液逐渐融化,期间需不断搅拌,以防糖液粘锅烧焦。待糖液完全融化,且温度升至适宜之时,便需密切观察糖液之变化。此时,糖液渐呈浓稠状,颜色由白转黄,如琥珀般温润光泽。
随着熬制之继续,糖液之粘度不断增加,气泡亦逐渐增多且细密均匀。此时,熬糖之人需凭借丰富之经验与敏锐之眼力,判断糖液之火侯是否恰到好处。当糖液达到
“挂旗”
之状态,即用筷子蘸取糖液,可拉出细长而不断之糖丝时,便意味着糖液已熬制成功。
接下来,便是糖葱制作之关键步骤
——
拉糖。将熬好之糖液倒入特制之容器中,稍作冷却后,便开始拉糖。拉糖之人需双手握住糖团,反复拉伸、折叠,犹如舞动一条金色之绸带。在拉伸过程中,糖团逐渐由黄变白,空气亦被不断卷入其中,形成无数细密之气泡。经过多次反复拉制,糖团逐渐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且内部充记了均匀细密之气孔,状如葱白,故而得名
“糖葱”。
糖葱制成后,需将其切成小段,每段长约一寸,宽约半寸。切糖葱亦需技巧娴熟,动作迅速,一刀切下,糖葱断面平整光滑,气孔清晰可见。切好之糖葱,排列整齐,犹如一列列小巧玲珑之玉柱,散发着诱人之甜香。
薄饼者,为糖葱之搭档,其制作虽相对简单,却亦讲究功夫。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之水与盐,搅拌成均匀之面糊。面糊之稀稠度需适中,过稀则摊出之薄饼太薄易破,过稠则薄饼过厚,影响口感。
将平底锅置于炉火之上,小火烧热,用少许食用油涂抹锅底,使锅面光滑。然后舀一勺面糊倒入锅中,迅速转动平底锅,使面糊均匀地摊开成圆形薄饼。摊饼之时,动作要轻快流畅,手腕之力需运用得当,方能使薄饼厚度均匀,薄如蝉翼。待薄饼一面煎至微黄,翻面再煎片刻,至两面均呈金黄色,即可出锅。摊好之薄饼,叠放整齐,备用。
食用时,取一张薄饼,将几段糖葱放在薄饼之上,再撒上少许炒熟之白芝麻、花生碎末,然后将薄饼轻轻卷起,即成糖葱薄饼。此时,糖葱之香甜、薄饼之麦香、芝麻与花生之坚果香相互交融,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将糖葱薄饼送入口中,轻轻咬下,首先感受到的是薄饼之柔软与韧性,接着是糖葱之酥脆香甜。糖葱在口中融化,甜蜜之滋味瞬间弥漫开来,伴随着芝麻与花生之香味,口感丰富,层次分明,令人回味无穷。每一口糖葱薄饼,都仿佛是在品味一段悠久之历史,感受一种浓郁之民俗风情。
汕头糖葱薄饼之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古代。相传,其起源与潮汕地区之祭祀习俗密切相关。在古代,人们以糖作为祭品,供奉神明祖先,祈求平安幸福。随着时间之推移,糖之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创新,逐渐演变成如今之糖葱薄饼。在潮汕地区,糖葱薄饼不仅是一种美味小吃,更是一种传统文化之象征,常常出现在各种传统节日、喜庆场合以及民俗活动中。
在春节期间,糖葱薄饼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美食。人们在走亲访友时,常以糖葱薄饼作为礼品相赠,寓意着甜蜜美好、幸福团圆。在元宵节等节日,街头巷尾亦可见到售卖糖葱薄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