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章 汕头猪头粽记
    粤东汕头,海滨邹鲁,物华天宝,美食众多。其中猪头粽者,别具风味,堪称一绝,虽名中带

    “粽”,却非粽类,实乃独具特色之美味佳肴也。其制作精良,口感醇厚,香气四溢,承载着潮汕地区之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历经岁月而不衰,深受当地民众及四方游客之喜爱。今试以文言记之,以彰其美。

    猪头粽之由来,历史悠久,传说纷纭。相传古昔之时,潮汕地区百姓生活艰苦,物资匮乏。然潮汕人民勤劳聪慧,善于利用各种食材,变废为宝。猪头虽为寻常之物,但因其肉质丰富,遂成为人们餐桌上之常客。为便于保存和食用,先辈们经过反复尝试,将猪头肉精心烹制,制成粽状,猪头粽由此诞生。初始,猪头粽仅为民间自制之食品,用于自家食用或馈赠亲友。后因其美味可口,逐渐流传开来,成为潮汕地区家喻户晓之特色美食。

    猪头粽之制作,工艺繁复,极为考究,每一道工序皆凝聚着匠人之智慧与心血。

    选材乃制作猪头粽之首要关键。必选用新鲜之猪头,以本地土猪为佳。土猪生长于自然环境之中,食五谷杂粮,肉质鲜嫩,肥瘦相间,口感醇厚。选取猪头时,需严格挑选,猪头应表皮光滑,无破损、无异味,猪耳、猪舌等部位完整无缺。且猪头之大小需适中,过大则难以处理,过小则肉量不足。

    选好猪头后,接下来便是繁琐之处理工序。先将猪头置于清水中浸泡,以去除血水和杂质,浸泡时间需数小时,期间需多次换水,直至水清澈为止。浸泡完毕后,用刀将猪头表面之杂毛刮净,再以明火燎烧猪头表皮,使其表面微焦,这样不仅可去除残留之杂毛,还能增添独特之香味。随后,将猪头放入大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煮沸后撇去浮沫,再加入葱、姜、蒜、八角、桂皮、香叶、花椒、丁香等多种香料,以及适量之盐、酱油、料酒、冰糖等调味料,用小火慢炖。炖制时间需长达数小时,期间需不时翻动猪头,使其受热均匀,确保每一处肉质都能充分吸收香料之精华和调味料之味道。炖至猪头肉软烂入味,骨肉易于分离时,即可捞出。

    将炖好之猪头肉从骨头上剔下,这是一项极为细致之工作,需要耐心与技巧。剔肉时需小心翼翼,确保肉之完整,不得残留碎骨。剔下之猪头肉需切成小块,再用刀剁碎,但不可剁得过细,应保持一定之颗粒感,以保留肉之口感。剁碎之猪头肉放入大盆中,加入适量之猪皮胶。猪皮胶乃猪头粽之独特配料,由猪皮熬制而成,富含胶原蛋白,具有粘性,可使猪头粽成型且口感更加紧实。将猪头肉与猪皮胶充分搅拌均匀,使其相互融合。

    搅拌均匀之肉馅需进行调味。再次加入适量之盐、酱油、胡椒粉、鸡精等调味料,根据个人口味进行微调,以确保味道浓郁醇厚,咸淡适中。调味后之肉馅需继续搅拌,直至肉馅呈现出粘性十足、色泽均匀之状态。

    接下来便是猪头粽之成型工序。准备好特制之模具,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之木盒或塑料盒。将搅拌好之肉馅填入模具中,用力压实,使其紧密结合,不留空隙。填充时应注意肉馅之厚度均匀,确保每一处都能受到相通之压力。填记肉馅后,在表面铺上一层保鲜膜或油纸,用重物压在上面,进一步压实肉馅,使其更加紧实。压制时间需数小时,直至肉馅完全定型。

    定型后之猪头粽取出,切成薄片。此时之猪头粽,色泽深沉,油润光亮,纹理清晰可见。其外形方正,犹如一块块精致之琥珀,散发着诱人之香气。每一片猪头粽都凝聚着丰富之口感,既有猪头肉之鲜嫩多汁,又有猪皮胶之粘性嚼劲,还有各种香料之浓郁味道,相互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汕头猪头粽,食用方法多样,各具风味。可直接食用,感受其原汁原味之醇厚口感。入口之初,先是感受到猪头粽之紧实与韧性,轻轻咬下,肉香四溢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饕味食录简介 >饕味食录目录 > 第8章 汕头猪头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