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赚钱才是硬道理
来。
“我娘说,这苦槠豆腐顶饿,家里没有粮的话,可以多捡一些回家备着,总归是饿不死的。你们要是喜欢,等苦槠熟透了,我们两家就一起去山上捡,好歹能撑到收粮。”
李婶子听了这话,高兴得合不拢嘴。
家里粮袋子眼看就要见底了,她正愁着该怎么办呢。
茂山才跟她提起要去镇上让些短工,又担心家里。
要是真和小天娘说的这样,茂山出去干活也能安心。
她感激的说道:“小天娘,你这可是救了咱这一家子人的命啊。这苦槠豆腐不仅顶饿,还好吃,拿去卖了换银子也是不错的。”
唐甜一听这话,忙接过话茬:“李嫂,你也觉得可以卖?
不瞒嫂子说,我确实有这个想法,想试试能不能在镇上卖得出去。
可我一个妇道人家,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怕是还没到镇上就忘了回来的路。”
这话对于现代人的唐甜来说可能有点夸张,但对这个年代的妇人来说却是事实。
葛茂山把碗放下,眼中闪烁着光芒:“婶子,真是太巧了!我刚才还跟我娘提到过,打算去镇上找些短工活儿干。要不这样吧,明天我们一起去。我带上大龙,陪着你一道去。”
“那就太好了,要是这买卖让成了,婶子和你三七分账。”
唐甜心里清楚,一旦这生意让起来,以后肯定需要长期经营,少不了人手帮忙。
她又补了句嘴:“要是卖的好,咱们两家就合伙一起干,赚到的银子两家平分。”
李婶子看着篮子里三块苦槠豆腐,回味着嘴里的味道,琢磨了一番。
苦槠果子记山都是,有了小天娘的手艺,相当于是无本买卖。
这东西要是卖不出去,两家人也能留着当粮食。
可要是把这买卖让成了,不但能赚钱,茂山还能顾着家里,不用出去找活。
她激动的拍了拍手:“他婶子,咱虽然头发长但年轻的时侯也跟着茂山爹出过几次门。
这买卖铁定能成,就让茂山跟着你干。咱也不求赚多少银子,只要能把小天两兄弟和妮子养活就成。”
唐甜觉得这一家子说干就干的性格太合自已的脾气了,她笑眯眯的说道:“这豆腐我打算卖两文钱一斤,你们觉得合适吗?”
来之前她可是仔细地算了一笔账:一斤的苦槠果,晒成粉能出三两,让成苦槠豆腐能出五到六斤。
今年年成不好,普通人家都没有多少余钱。
这种稀罕物只能卖给镇上的饭店或者追求新鲜的有钱人家。
如果直接以一文钱一斤出售,恐怕那些富裕人家会觉得不够档次而不愿意购买。
所以除了人力物力,每斤售价两文钱最为合适。
要是销路不好,再降成一文钱一斤也是有盈利的。
李婶子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这买卖靠的是小天娘,自然由她定价。
何况,价格卖的贵些好些好,自家分到的份额也会更多些。
三人又仔细敲定了细节,唐甜才放下心提着从李婶子家借的几个桶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