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我叫薄柿
    薄家户口本上终于添了一个姓薄的孩子。

    薄父虽然是入赘,但他们夫妻俩的户口是单独分出来的,孩子跟着薄母姓庄。

    看到新一页写着“长女

    薄柿”的户口本,薄父薄母才有真实感,他们家终于又有后了。

    夫妻俩本来以为昨晚薄柿是在那家受了委屈,薄柿是在赌气说出的那些,所以没有把改名字这件事当真。

    但今早他们准备出门干活的时侯,薄柿手上拿着户口本站在柿子树下等他们,说去政府,他们才意识到孩子昨晚说的话是认真的。

    薄母眼圈泛红,嘴角却控制不住上扬。

    “阿爸阿妈,从此刻开始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您们放心,我一定孝顺您们!”

    “好,好,好!”薄父那张脸上如古老树根的皱纹堆叠起来,语气里全是藏不住的欣喜,“秀英啊,你等会儿去庄三那儿割斤猪肉,咱今晚庆祝庆祝!”

    “晓得嘞,我再去敏婶家借些花生,咱家今年只留了花生种。今晚给你炒些花生米下下酒。”薄母高兴的附和。

    看到爸妈喜不自禁的样子,薄柿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些。

    上辈子她拖到了八岁才改名,通龄的孩子都上三年级了她才上一年级,还是为了周家人才愿意上学的。

    死过一回她才终于醒悟,养恩大于生恩。谁都可以生孩子,但不是谁都能把孩子养大。

    感谢上天给她重活一世的机会,让她能弥补过去犯的错和遗憾。

    薄母去买肉了,薄柿跟着薄父去了田里。

    庄家村背靠大山,田地少,村里是按人头分地,一人一亩。薄母家里只有四亩地,薄父是外来落户,村里给他家分了山脚下的两亩薄田。

    山脚的土质是沙地,不适合种水稻,薄父分别种了一块地红薯,一块地花生。但由于土壤贫瘠,每年的产量非常少,所以薄母才说今年只留下了花生种子。

    薄父带着薄柿认自家田地的位置,然后站在一片金黄稻田中,用手手拂过已经开始饱记下坠的稻穗。

    “再过一个月就能秋收了,今年风调雨顺,水稻长势很不错。”今年是双丰收啊,不仅粮食产量翻倍,他们家也有了后代。

    “是啊,阿爸,今年咱肯定能过个好年。”

    这可真是个好年,薄父想,自从儿女们都去了,他和妻子每年都是两个人,住的远,又没多少亲戚来往,怪冷清的。

    今年就不一样了,今年是三个人,说不定以后还能享儿孙福。他可一定要好好把孩子养大,千万不能再出差错。

    薄柿跟着薄父下了田,水稻长的好,稗草长得更好。

    薄父拔起一棵稗草,问:“二妹......”

    薄柿立马纠正:“阿爸,您都给我取名字了,咋还喊我二妹。”

    薄父一愣,眼角的皱纹炸开,“对对对,我给你取了名字。柿子,你知道稗草和水稻怎么区分吗?”

    “阿爸,秧苗都开始黄了,稗草还绿油油的,我咋分不出?”薄柿一脸得意。

    “哈哈哈,是这个理。可等来年咱们重新下秧,秧苗和稗草长一块,你又怎么区分呢?”

    确实,秧苗刚长的时侯和稗草几乎一模一样,村里每次除草都有人把秧苗当稗草拔了。她在周家的时侯也要下地,拔错了都要被打骂一通,但她就是分不清。

    于是,薄柿一脸求知欲看向薄父。

    薄父蹲下,把纵横交错的水稻叶子往上一束,露出水稻根部,将刚刚拔掉的稗草并排过去,示意薄柿看。

    薄柿蹲在薄父旁边,茂密的水稻瞬间将她盖住。

    “你看,水稻根部颜色是不是绿一些?水稻主杆是偏扁的,稗草偏圆。再看看稻叶拐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二姐她撂挑子不干啦简介 >二姐她撂挑子不干啦目录 > 第2章 我叫薄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