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活一世
是一名大学生,但是这个世界得文字他却不认得,他只教了一些简单的阿拉伯数字以及计算公式给自已的父母和妹妹。
但是想要看懂这个世界的文字依旧需要学习。他希望通过文字来了解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文字也是像形字演变而来,类似于华夏春秋时期的文字,不过这个世界已经出现了宣纸。杨天白并不清楚这是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虽然纸质并不像前世那样洁白无瑕,反倒像前世古代的纸不过质量却比前世的纸更好。
“想读就读吧,反正你在家也不干农活,但是你是想请教书先生来家里呢?还是想去面北镇的学堂呢?杨天白的父亲杨正顶说道。
“先叫先生来家里教几年吧,现在白儿和倩儿都还小,去镇上也不放心,前年咱家不是扩建了两间房子吗?正好把先生请过来,等孩子再大些如果他们愿意再去镇上学堂,多认识些通窗,如果可以讨得先生欢心说不定还可以去到城里进城主府给城主当差呢,现在我听说城主府都是需要识字的,不识字的还入不了城主府呢。”杨天白母亲江清玉说道。
据现在的杨天白所知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选拔人才的机制,要是城里的机缺人,直接看着合适就招进去了,并不是说前世那样需要达到什么条件。因为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事情只要肯学习上一段时间就可以学会。
这让杨天白有一种实现了大通社会的感觉,因为没有税收,这里的土地很大,适宜生产的田地很多,这个世界的人们仿佛就像桃花源记里的人,农民的收入可以全部归农民所有,多余的可以拿去卖给城镇。
杨天白始终没明白这个世界搞什么运转的,他在公鸡村生活的这十几年里一切都那么祥和。
“对,就按母亲大人所说的吧。”杨天白说道。杨天白的母亲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性,杨天白弄出来的东西基本都是他母亲进行管理,父亲执行,她偶尔还可以向杨天白提出一些不错的改进意见。
两个月后,杨正顶带着杨天白到下河村找到了之前年轻时曾经在面北镇读过学堂的一位姓唐的先生。下河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里边也有市集主要是为了附近的几个村交换生活物资,只有下河村没有的东西才去面北镇。
“先生,您年轻时在学堂都学习些什么内容呀?”杨天白好奇的问道。
“就是学识字啊。”唐先生回复道。
‘啊?就是识字,没有其他吗?”杨天白惊讶的问道。
“其他什么东西?”唐先生疑惑的问道。
“哈,没......没什么。”杨天白悻悻道。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授课中,唐先生真的只教了识字,并没有什么教材,就是把平时常说的话一字一句的教着。
杨天白的内心一开始觉得很新奇,但是到后面是崩溃的,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背单词的时侯。
要不是靠着两世为人的经验和好奇心的推动,说不定还真不能在这无聊的课堂坚持得下去。不过杨倩倒是对此乐此不疲且学习力和记忆力惊人,并不比杨天白差。
经过半年的时间杨天白深感这样的教学方法实在过于低效,遂经过和唐先生的商量引入了拼音,按照前世以往的经验以小故事为教材。
通时,公鸡村的其他孩子也经常来蹭课,没办法杨正顶只得再添一些桌椅。
“要是你这个拼音法子能够流行起来的话,只要认得拼音,哪怕没见过的字也能读出来。只要能读出来连连一句话,就能够明白其意思。”唐先生啧啧称奇道。
“哎,你咋那么聪明呢,真不愧是我教出来的学生竟然跟我一样聪明。”唐先生道。
“......”杨天白
“你说,如果我写上一本书,里面包含了所有的字,每一个字旁边都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