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二)
中间。一定要记住穴位不可能在肌肉骨头上
臂臑穴是手足太阳的阳维脉会到的地方,肩不得举之类的。、
肩臑穴,这个穴位是中风的大穴。中风八大穴,百会,肩臑,曲池,手握的时侯,针合谷透到后溪,三寸针,你来回捻转就可以把手打开,风府穴,专门治中风不能说话。
肩臑穴,就是风病,半身不遂,这种情况找肩臑,我们对症状来说,肩膀有问题就找肩臑,这是近取穴。治症来说,对称比较好,肩臑中风必下。
手胳肢窝里,下方叫让极泉穴,从肩臑可以透到极泉穴,这个是治疗狐臭的,我们只有一个角度才行,我们手臂和身L呈现九十度,然后手肘自然垂下去,这样就可以治疗狐臭。只有这种姿势可以透哈,不然你正常扎到就完了,刚好扎到骨头上。
从肩臑上来,骨头上有两个缝隙,这是巨骨穴,手阳明阳跷脉的会,这个我们不针,知道穴位就知道是哪条经络的病。这两个骨缝压下去很痛,这个地方一定不能下针,会扎到肺。
每个穴道就是要知道哪条经络的问题,辅助我们判断哪里有病痛。
天鼎扶突,天鼎很少下,在大经的外侧。
穴道的位置和经络的走向一定要知道。
扶突穴,在脖子上脖子上下针的时侯都是抓住筋,指头推进去然后针下五分,一寸的五分哈。
禾髎穴,还有迎香穴,这些穴位我都建议大家对着穴位图去看,去找
禾髎穴就在鼻孔和嘴村的中间,水沟的旁边,左右各两个。
鼻子旁开五分,就是迎香穴,迎香是大肠经最后一个穴道,禾髎穴是鼻子,鼻窦炎之类的。迎香就是你不分香臭了,迎香下针的手法就是,针扎进去就透到山根和眼睛的旁边,针刚进去的时侯,用手抓起来扎,这个叫让内迎香,
我们透迎香的时侯,记得下对侧的合谷穴,这样不会痛。这个针下去立竿见影。鼻塞这种马上就可以通了。你如果直接下迎香就没有这个效果。
脸上的穴位都是下针的,不灸,这是常识。
综合一下大肠经的穴位就是
井穴-商阳=金
荣穴-二间=木
俞穴-三间=水
经穴-阳溪=火
合穴-曲池=土
原穴-络穴-合谷
郗穴-温留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