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刘辩的密史
犒劳士兵,刘表打消此念。左慈到江东后,孙策不予留用,孙权则对其以礼相待,还安排他入茅山洞穴修炼,其晚年进山炼丹,得道后乘鹤归去。虽说这些都只是对左慈的夸大传说。但历史上对左慈的记载主要见于《后汉书·方术列传》《三国志》《搜神记》等著作。说明历史上确有其人。
3、管辂:三国时期曹魏术士,被奉为古代卜卦观相的祖师,与郭璞一通被称为风水学祖师。管辂出生于低级官吏家庭,八九岁时就喜欢仰观星辰,常“夜不肯寐”,对天文表现出浓厚兴趣。成年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算学,还懂鸟语、精射覆、明堪舆等。初仕为清河太守华表文学掾,后被冀州刺史裴徽聘为钜鹿文学从事,迁为治中别驾,正始九年被推举为秀才,正元二年担任少府丞,48岁时去世,死后葬于今平原城西南周寨村西、尚庙附近。
4、于吉:又称干吉、干室,琅琊(今山东临沂北部胶南、诸城一带)人,是东汉末年的道士,黄老道代表人物之一.汉顺帝年间,于吉在曲阳获得神书《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后由其弟子宫崇献给朝廷
。于吉精研此书,内以修身,外用符水治病救人,在吴郡、会稽等地威望极高。建安五年,孙策与手下将领聚会时,见众人对其尊崇有加,不顾母亲与将领求情,以其妖术狂妄、蛊惑人心为由将其诛杀.
就上面我所想到的这四位道家子弟和这史道长相比,从当时的身份和地位来看,应该都比不过这位太乙宫的观主来的显赫吧,太乙宫可是用于皇帝为百姓祈福而建立的,能当上这样一个皇家御用的道观观主,可想这位史道长在当时,应该不是一个简单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