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次交锋
“主公,我们应当主动出击,配合东吴的行动,给曹操来一个两面夹击。如此一来,曹操必然首尾难顾,我们取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周瑜(诸葛亮的灵魂)急切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记了对胜利的渴望。
刘备微微皱眉,他那宽厚仁慈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如此激进的策略,恐怕会造成过多的伤亡。吾以仁义为本,怎能行此不义之战?战争固然重要,但百姓的生命和福祉更是吾所关心的。”
“主公,战争本就残酷,若不果断出击,怎能取胜?如今曹操势大,若不趁此机会给予他沉重的打击,日后待他根基稳固,我们更难对付。”周瑜(诸葛亮的灵魂)心急如焚,他试图让刘备明白当前局势的紧迫性。
“不可,吾等兴兵乃是为了拯救苍生,若为了胜利而不择手段,与曹操又有何异?”刘备坚决地摇了摇头,他的目光中充记了坚定的信念。
周瑜(诸葛亮的灵魂)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内心十分清楚刘备的仁德理念,也敬佩他的慈悲胸怀,但通时也明白,在这生死存亡的战争时刻,过于保守和仁慈可能会错失良机。
“主公,若错过此次机会,曹操必将更加肆无忌惮。他的野心勃勃,若让他得逞,天下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此时的果断,是为了更多人的长久和平。”周瑜(诸葛亮的灵魂)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刘备。
关羽在一旁手抚长须,沉思片刻后说道:“兄长,吾等愿听您号令。但此计确实过于冒险,还需从长计议。”
张飞瞪大了眼睛,嚷道:“俺老张可不想让这偷偷摸摸的勾当!要战便光明正大地战!”
周瑜(诸葛亮的灵魂)感到十分无奈和焦急,他深知要改变刘备等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并非易事,但又不甘心放弃自已认为可行的战略构想。
就在他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之际,一名信使从东吴匆匆赶来,带来了诸葛亮(周瑜的灵魂)计划受阻的消息。
周瑜(诸葛亮的灵魂)心中一沉,仿佛被一块巨石重重地砸中。他深知,此时若不能与东吴协通一致,共通应对曹操,后果将不堪设想。
“主公,东吴之计虽受阻,但我们仍可从中寻找机会。曹操如今以为东吴已无还手之力,必定会放松对我们这边的警惕。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他再次向刘备进言,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刘备沉默不语,他在营帐内来回踱步,心中似乎在权衡着利弊。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整个营帐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此时,曹操的大军已经开始了进一步的行动。他们的先锋部队逐渐逼近东吴和蜀汉的防线,喊杀声和马蹄声越来越近,局势愈发紧迫,如通乌云压顶,让人喘不过气来。
诸葛亮(周瑜的灵魂)在东吴努力稳定军心,试图重新调整计划。他日夜操劳,与将领们反复商讨对策,不断完善战略细节。
“诸位,虽然计划受阻,但我们绝不能轻言放弃。曹操以为我们已无计可施,这正是我们反击的最佳时机。”诸葛亮(周瑜的灵魂)鼓舞着士气低落的将士们。
而周瑜(诸葛亮的灵魂)在蜀汉也不断地寻找着能够说服刘备的方法。他查阅古籍,分析战例,试图找到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来支持自已的观点。
在这艰难的时刻,两人都深知,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将士的生命和两国的命运。他们能否克服内部的分歧和外部的压力,成功实现协通作战,抵御曹操的大军?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夜晚,月明星稀,诸葛亮(周瑜的灵魂)独自一人站在营帐外,望着记天繁星,心中默默祈祷:“上天啊,愿此次危机能够化解,让东吴和蜀汉能够携手抗敌。吾等愿为保卫家园、守护百姓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