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遇阿宝
,石桥斑驳忆情长。”
阿宝听后,不禁拍手称赞,“好诗!此诗意境深远,寥寥数语便将水乡的神韵勾勒得淋漓尽致,沈兄果然才情过人。”
沈渊谦逊地笑了笑,“阿宝兄谬赞了,我只是随心而作,还望能得到阿宝兄的斧正。”
随着聚会的进行,众人纷纷开始分享自已的作品。轮到沈渊时,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上前。他的身影在众人的目光中略显单薄,却透着一股坚定。他微微抬起头,目光清澈而明亮,开始朗诵起自已精心准备的诗作。
他的声音起初略带一丝紧张的颤抖,但很快便趋于平稳而富有感染力。诗中既有对水乡往昔宁静美好的追忆眷恋,如“荷香袅袅绕柴扉,蛙鼓声声伴月归。昔日欢颜何处觅,水乡旧梦伴风飞。”又有对上海当下繁华与喧嚣的敏锐观察与感悟,“沪上霓虹耀夜空,车潮人海韵无穷。繁华盛景皆入目,岁月沧桑心底融。”那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描绘,如通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将听众们的思绪渐渐带入了他的世界。
朗诵完毕,厅堂内先是片刻的寂静,仿佛众人都还沉浸在那诗中的情境之中。随后,刹那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
一位文学前辈缓缓站起身来,他目光中记是赞许与惊叹,“小伙子,你的诗作不错,情感真挚浓烈,笔触细腻入微,有对旧时光的深切缅怀,更有对新生活的深刻思考,实属难得的佳作。”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称是,围拢过来,眼中带着欣赏。
“小兄弟,你这诗作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你对文学竟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一位年轻的文人钦佩地说道。
沈渊微微红了脸,忙拱手致谢,“各位前辈、兄台过奖了,我不过是将心中所感付诸文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赐教。”
阿宝在一旁笑得格外开怀,他用力地拍了拍沈渊的肩膀,“沈兄,我就说你定能行!今日这一精彩亮相,往后你的名字定会在上海文坛如雷贯耳。”
沈渊感激地看着阿宝,“阿宝兄,若不是你今日的鼓励与引导,我恐怕难以有此机会。这份恩情,沈渊铭记于心。”
从聚会出来,沈渊只觉脚步都有些轻飘飘的,仿佛踩在云端之上。
沈玲早已在门外焦急地等侯,见他出来,立刻飞奔上前,“阿渊哥,怎么样?”
沈渊难掩兴奋之色,将聚会中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阿玲。
沈玲听后,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激动地说道:“哥,我就知道你是最棒的!”
回到家中,沈渊坐在桌前,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知道,这只是他在上海文学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前方还有无数的挑战与未知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