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三日后,批文下达。

    南郡堤坝修建有望,三千流民得安。

    百姓感恩图报,于城南设百福灯,为礼部女史祈愿。

    她悄悄去看,只在一旁角落站着,看着那一盏盏为她点亮的灯。

    谢砚忽然出现在身侧,低声说:你做的事,我未必能做得更好。

    她望着他,轻声道:你曾说我假模假样,说我不过是个会讨好的影子。

    那你如今知道了——

    我所有的温柔,不是讨好。是天性。

    是我愿意。

    谢砚垂眸,不语,手心微微握紧。

    良久,他低低开口:那你还愿意,对我温柔一次吗

    她摇头:谢王爷,我如今的温柔,不再给过去的人。

    你不属于过去。他近一步,声音低哑,你属于现在。

    婉音。

    我看见你了。

    终于,看见了。

    她转身,轻轻一笑,却仍是摇头。

    可我不需要你看见了。

    我已经,会发光了。

    **

    那夜,她未再回府,而是在礼部后院小屋借宿。

    月亮挂在瓦檐上,蝉声渐起,窗纸透出她起身披衣的身影。

    谢砚远远站在宫墙之外,看着那抹孤影,久久不语。

    身后副将低声道:王爷,天凉,是否回府

    他看着那扇灯未熄的窗,忽然笑了笑。

    她不肯回头。

    那我便守在原地。

    **

    这一夜,他坐在宫门外守到天明。

    有人问他是否为政务劳累,他只轻轻道:

    我在等人回家。

    可没人知道,那个人——早已把家留在了自己脚下。

    她不再归来。

    也不再等谁。

    她的温柔是真的。

    可她不会,再给他一次。

    朝堂上风声渐紧。

    南郡赈灾一事虽然通过,却牵动了数方利益。礼部之中,有老臣当庭质问:

    一个女史,何德何能,主张拨银动粮!

    朝廷百年未设女官主持奏案,她若一开先例,岂非坏了规矩

    姜婉音站在殿中,手中执笔未动,眉眼如刀。

    她不争论,只将一页页奏表摊在石案之上。

    南郡百姓三千人,皆已入籍。百年赋税,今朝恩泽。

    若以性别定功过,以出身定正邪,那这朝堂——也不过是贵人说话的地方罢了。

    一言落地,殿中静寂。

    太后抬眼看她,久久无语。片刻后才问:

    你凭什么如此有底气

    她抬头,神色坚定:我救过摄政王的命。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荒唐!

    摄政王何时受过女子之恩

    简直是妄语!

    一时间,质疑之声四起。她却毫不畏惧。

    缓缓从袖中取出一物——那是一支早已磨损的木簪,簪尾刻着细小的砚字。

    她高高举起,直面诸臣。

    十年前,王爷游学返京,于湖边遇刺。我年幼,替他挡下一箭,昏迷三日。

    事后,王爷赠我此簪,言为谢礼。

    当时我不过十一岁,未及出阁,却将此簪藏至今日。

    我不是替身。

    我不是姜疏宁。

    我是姜婉音,是他命中的救命恩人。

    话音未落,玉阶之上,一道熟悉却从未发声的嗓音响起。

    她所言,全属实。

    众臣回首,只见谢砚缓缓走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她为王后,却做了九年替身简介 >她为王后,却做了九年替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