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隐公第六年,又有新奇遇。
眼见情况不妙,这周桓公便对周桓王小声说道。
“我们周朝东迁洛邑,依靠的是晋国还有这郑国。”
“好好的对待郑侯,用于鼓励后来的诸侯,还怕来不及,何况不加礼遇呢?”
“天下陛下,老臣希望您能够多加三思,不要因为这件事情而轻易动了咱周王室与这郑国多年修好的和气。”
“虽说,先前你的父王有与这郑庄公交战肩部中箭的屈辱史。”
“但是,老臣还是希望天子陛下您能够听老臣一句劝告,政策应当因时而变,灵活多样,不要陷入过往的恩怨而止步不前。”
“虽然有一些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应当铭记。”
“但…咱们还是得要根据情况,从而适应当下的情况啊!”
“老臣在此,希望天子陛下您能够三思。”
而这周桓王,在听了大臣周桓公的建议后,并没有过多反应,只是点了点头。
过了好一阵,他才想起了原来还在朝他行礼的郑庄公。
这下子,可把郑庄公给惹怒了。
只见他连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灰,随后便大袖一挥,转身离去,丝毫不给他们留面子。
此刻,只见他怒吼道。
“原来你们周王室是这个样子,真是一群忘恩负义之辈。”
“我郑国,以后不会再来了!”
即使,周围大臣见状纷纷惊恐上前拉住这郑庄公,想要挽留。
可这郑庄公,还是去意已决。
至于王嘉,此刻则是连忙上前与其交谈。
之后,他便得知了不少的内容。
在到了后来,当他从《左传》的世界中重新回到了现实中时。
他在第一时间,把相应的书籍整理任务完成后,又根据古籍着作,写了几篇故事于竹简之上,随后便去寻找他的老师左丘明了。
后来,在完成照常的师生问答环节之后,王嘉还与他的老师左丘明继续探讨着有关把古籍文化着作改编成生动故事的话题。
转眼间,这充实的一天,便就在书海的遨游之中结束了。
而这鲁隐公第七年的内容,也在朝我们缓缓走来。
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