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天下动荡(月初求月票)
此之外,近十万人口涌入,这对于人口不过三十余万而言的洛阳来说,可谓负担。
洛阳毕竟比长安更接近运河,故此粮价也更为便宜。
在朝廷没有东迁之前,洛阳粮价每斗不过四五十钱,每石不过四五百钱。
随着宗室、大臣、富商、富户、神策军及其家眷等十万人涌入洛阳,洛阳粮价骤涨至七百钱每石。
看似只增长了三百钱,但对于刚刚遭受蝗灾的洛阳百姓而言,粮食价格几乎翻了近一倍,许许多多百姓吃不起粮食,只能变卖屋舍田亩,成为权贵的佃户。
可以说,朝廷突然东迁的举动,导致洛阳地区数十万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对此,深居宫中的李漼却浑然不知,甚至觉得洛阳粮价比之长安便宜许多。
至于昔日在洛阳城外的所见所闻,早已被他抛之脑后。
此刻的他,满脑子都是如何守住洛阳,如何控制河淮两道和江南地区。
“路相,潼关等处如何,叛军是否有攻城迹象?”
李漼看向了路岩,路岩闻言作揖道:“回禀陛下,叛军自抢占关中后,先后攻占黄河、潼关以西的诸州县,南边坚守蓝田关,东边驻兵数千于华阴,与潼关对峙,并未有东侵之举。”
“臣以为,叛军毕竟远道而来,即便在长安抢掠百姓而得到了不少粮食,但治理偌大关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加之高千里听闻关中被侵,举兵渡长江攻打成都,为朝廷分忧策应,刘牧之恐怕需要先解成都之危,方能东侵潼关。”
高骈得知刘继隆攻打关内道后,当即点齐了两万三川老卒,又以新卒换驻黎、戎二州两万老卒,组成四万三川精锐,从唐安县渡长江,进攻成都。
对此,张武坚壁清野,率西川两万新卒在长江抵抗五日,为温江、双流、广都三县百姓提供了充足的撤退时间。
等待三县十余万百姓撤往汉州后,张武率军撤回成都,将温江、双流、广都三座空城让给了高骈。
高骈得到三县土地城池,却并未得到人口,只能继续从蜀州征募民夫,进军强攻成都。
如今高骈已经率军强攻成都半个多月,虽说毫无进展,却是朝廷
天下动荡(月初求月票)
“若西川兵马尽皆是识字一千以上的老卒,某此役应该能将高千里挡在长江涂滩上,不至于让他深入成都。”
张武懊悔着,李商隐却抚须笑道:“长江距成都不过三十余里,何谈深入之说。”
“况且高千里之能不弱,又率老卒来攻,汝能将其挡住如此之久,已然不错,不必自责。”
“我军只需继续操训扫盲,待到一年半载后,必然能焕然一新。”
兵卒识字,这是汉军能以弱击强的基础。
战场之上,识字者能更快掌握《旗鼓号令》,减少战场误判,所以汉军每每与唐军陷入胶着时,明明‘旗鼓号令’同时发出,但汉军反应的速度永远比唐军快。
反应更快,做出的调整更多,容错性更高,这便是张武能几次击退三川军老卒的原因。
虽说这个时代的许多藩镇都在培养兵卒识字,但受限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成本,他们并不能像汉军这样快速扫盲。
当然,随着地盘扩张、不断扩军,汉军的扫盲速度也不免慢了下来。
若放在陇右,从征募兵卒到扫盲,各种物资和人力都能跟上的情况下,半年多就能将军队兵卒从大字不识,扫盲成为最少能认识五百字的水平。
扩军之后,扫盲教习数量跟不上,教材跟不上,加上操训太多,文化课太少,汉军在三川招募的新卒,大部分都只能识得二三百字。
汉军对文盲的脱盲标准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