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29章 天下动荡(月初求月票)
只要识得五百字便能摆脱文盲的帽子,这相较于后世农村一千五百字,城市两千字的标准来说,可以说降低了不知多少倍。

    饶是如此,想要为这些入伍兵卒扫盲,难度仍旧很大。

    “某观高骈不日便要退兵,西川长江沿线的六个县作物和人口恐难保存,好在温江三县的人口被迁徙,至于导江三县的四万余口百姓……”

    李商隐眉宇呈现复杂,末了只能叹气道:“待我军训练有成,自然会将其解救的。”

    说罢,李商隐回头看向了西川的汉军,但见他们个头虽比寻常西川百姓要高,可身子瘦弱,不似陇右老卒那般虎背熊腰。

    等到秋收后,还是得想些办法,把肉食搞多些,这样才能将兵卒练壮。

    这般想着,李商隐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看向张武说道:“高都督写来手书,希望某等能劝进汉王,但某以为不可。”

    李商隐的话让张武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忍不住询问道:“为何?”

    在张武看来,李商隐既然当初第一个劝进刘继隆做汉王,眼下也应该劝进其称帝才是。

    对此,李商隐则是解释道:“我军眼下占据五道之地,但其中两道只是残缺,尚未厘清诸道人口田亩情况。”

    “此外,我军兵卒扩张太快,理应巩固。”

    “国子监能提供的学子数量不足,此时若是称帝,那必然要东扩,而东扩则官吏不足。”

    “此前三川不少豪强作乱的场景,你也曾看到过。”

    “三川豪强,相较于河东、河北及河淮、江南来说,并不算多。”

    “若是此时劝进汉王称帝,东扩之下,必然会有所妥协。”

    “妥协虽正常,但妥协太多,便会埋下隐患。”

    “昔秦隋等朝,无不是因为一统过后妥协太多而埋下太多隐患。”

    “某猜想,汉王也能识得这些,必然有其谋划。”

    “那不称帝了?”张武忍不住开口,李商隐摇摇头:

    “称帝自然要称,但不是现在,而是几年后。”

    “快则两三年,慢则三四年,节帅必然会选择称帝。”

    李商隐说罢,目光不由得远眺三川军营,皱眉道:“后方若要安稳,还得先将高骈击败。”

    “汉王原意是先攻取关内道,灭亡郑畋所率兵马后,再调兵南下击败高骈,而后夺取三川与黔中后,再北上夺取关中。”

    “谁知攻取关内过易,汉王只能顺势攻取关中,而关中人口稠密,不下再夺取一个西川。”

    “眼下汉王恐怕正在为如何治理关中而忙得焦头烂额,这高骈且让他再猖狂些日子,待汉王率兵南下,他自灭亡。”

    李商隐判断的没有问题,此刻的刘继隆,确实正在因为关内道和京畿道的治理而头疼。

    在他与张武说教的同时,刘继隆面前摆放的文册,可谓是堆积如山。

    皇城南衙内,刘继隆坐在门下省衙门中,眼前是不断奔走的官吏。

    一个半月的时间,高进达凭借兵马围困,待安戎关与制胜关唐军木柴耗尽时招降,唐军投降后,高进达将着其返回原籍,随后便立马恢复了秦陇官道。

    陇右的粮食和官吏与新军,立马通过这条官道进入关中。

    三千余名官员及六千余名吏员进入关中,并带来了三万新军和二十八万石粮草。

    “路途过远,本是起运四十万石,路上消耗了十二万石,请汉王治罪。”

    站在刘继隆面前,高进达、崔恕、韩正可三人躬身作揖。

    面对三人,刘继隆揉眉道:“路途有所损耗,实属正常,不必如此。”

    “你们刚刚来到,许多事情还不了解,眼下便先与你们说清楚,好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义非唐简介 >归义非唐目录 > 第429章 天下动荡(月初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