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十二个太阳
"吴晓梅补充,"西山坡的八月瓜熟时会自己裂开,务婆说那是笑开的太阳。"
三人越说越兴奋,计划很快成形:由吴晓梅带队采摘野果,龙安心负责产品设计和商业推广,张明则用他的科学知识优化工艺流程。当天下午,他们就在合作社召开了全体会议。
"十二个太阳果脯?"阿公听完龙安心的介绍,旱烟袋在椅子腿上敲了敲,"我小时候吃过七种,剩下的怕是已经绝种了。"
"没关系,"龙安心说,"我们先做还能找到的。阿公,您知道哪里还有特别的野果吗?"
老人眯起眼睛,烟雾从他鼻孔缓缓吐出。"鬼见愁崖有种小柿子,霜打了才甜。以前苗王专吃那个。"
"太危险了,"吴晓梅立刻反对,"那里悬崖陡峭,去年还摔死过采药人。"
"所以才叫鬼见愁嘛,"阿公咧嘴笑了,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不过你们汉人娃娃肯定爬不上去。"
龙安心注意到几个苗族青年交换着不服气的眼神。最壮实的阿吉站起来:"我能去。小时候跟阿爸采过岩黄连,知道路。"
会议结束时,他们确定了首批开发的四种果脯:杨梅、刺梨、八月瓜和岩柿。每种都将由熟悉地形的村民带队采摘,确保安全和可持续性——每人必须遵守"采三留一"的古训,即每丛植物只采三分之二的果实,剩下的留给山林鸟兽。
第二天黎明,四支采摘队同时出发。龙安心跟着吴晓梅去南山坡采杨梅,同行的还有三个妇女和两个半大孩子。八月的山林笼罩在晨雾中,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裤腿和鞋面。
"就是这里。"吴晓梅在一处向阳的斜坡停下。十几株野生杨梅树散落在灌木丛中,深红色的果实像无数小眼睛在绿叶间闪烁。与人工种植的杨梅不同,这些野果树高不过两米,枝干扭曲多刺,果实小而密集。
"小心刺,"吴晓梅提醒道,"还有,别碰树干上那种白色的菌子,有毒。"
龙安心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小心地将果实连蒂摘下,放入腰间绑着的竹篓。工作单调却令人平静,只有鸟鸣和果实脱离枝头的轻微"啪嗒"声打破寂静。阳光渐渐强烈,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下。
"你母亲"龙安心犹豫着开口,"她为什么离开?"
吴晓梅的手指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采摘。"那年山里闹虫灾,庄稼绝收。有人来寨子里招工,说广东的工厂包吃包住,一个月能挣八百块。"她的声音很平静,"她走时说赚够钱就回来盖新房,后来就没了消息。"
一颗熟透的杨梅在她指间破裂,深红色的汁液像血一样顺着她的手腕流下。龙安心不知该说什么,只好递上自己的手帕。
"没关系,"吴晓梅在衣角擦了擦手,"这些年我早想通了。她只是被第十二个太阳晒昏了头。"
"第十二个太阳?"
"古歌里说,第十二个太阳最毒,能让人忘记回家的路。"她望向远方,目光越过层层山峦,"很多去城里的人都是这样。"
中午时分,他们坐在树荫下休息,分享带来的糯米饭和腌鱼。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品尝刚摘的杨梅,酸得龇牙咧嘴却停不下来。龙安心注意到,吴晓梅特意选了几颗最饱满的果实,用芭蕉叶包好放进背篓深处。
"给务婆的,"她解释道,"老人家牙不好,这种熟透的软和。"
返回村寨时已是下午。其他几支队伍也陆续归来,收获颇丰。阿吉那组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两筐金黄色的岩柿,个个只有乒乓球大小,表面覆着一层淡淡的白霜。
"真上了鬼见愁崖?"阿公检查着那些小柿子,难得地露出赞许神色。
阿吉骄傲地展示手臂上的划痕:"采最上面那几个时差点滑下去。不过值了,崖顶的柿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