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银炉重光
"杨公疲惫地放下工具,但眼睛里闪烁着久违的光芒。
当晚,龙安心和吴晓梅住在山下的客栈里。夜深人静时,龙安心被一阵细微的声响惊醒。他起身查看,发现吴晓梅正坐在走廊的灯光下,专注地绣着什么。
"怎么不睡?"他轻声问。
吴晓梅抬头,月光照在她手中的绣绷上——那是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翅膀上的纹路与杨公正在打造的银饰如出一辙。
"练习一下。"她轻声说,"杨公说,最好的银匠要懂刺绣,最好的绣娘也要懂银饰。花纹要能互通。"
龙安心在她身边坐下,看着她灵巧的手指在丝线间穿梭。夜风拂过,带来远处山林的气息。他突然意识到,吴晓梅刺绣时的专注神情,和杨公打银时的样子如此相似——那是跨越代际、超越媒介的匠人之魂。
"明天"吴晓梅突然停下针线,"是杨公的银饰,也是我的生日。"
龙安心愣住了。共事两年,他竟然不知道她的生日。合作社的档案里只有身份证上的汉历日期,而吴晓梅显然说的是苗历。
"我不知道要准备礼物。"他有些窘迫。
吴晓梅摇摇头,继续刺绣:"能看到银炉重燃,就是最好的礼物。"她的声音很轻,"小时候,阿妈说银饰是苗女的魂。现在很多姑娘都买机器货了,但魂不能是假的。"
月光下,她绣的蝴蝶翅膀泛着珍珠般的光泽,仿佛随时会振翅飞走。
---
第二天中午,银饰终于完成。杨公用祖传的草药水进行了最后一道抛光工序,然后将它郑重地放在一块红布上。那是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胸针,翅膀上的纹路精细得如同真实的昆虫脉络,最神奇的是——当微风吹过时,翅膀真的会轻轻颤动,发出细微的金属嗡鸣。
"古法活纹。"杨公骄傲地解释,"银丝内部有暗簧,会随着佩戴者的呼吸振动。现在没人会做了。"
合作社的年轻人们发出惊叹。龙安心凑近观察,发现蝴蝶的身体部分竟然是由七根细如发丝的银线绞成——正是吴晓梅绣片中常用的"七丝结"技法在银料上的再现。
"试试。"杨公突然将胸针递给吴晓梅。
吴晓梅愣住了。她小心翼翼地接过胸针,手指微微发抖。当她将胸针别在衣襟上时,奇迹发生了——随着她的呼吸起伏,蝴蝶翅膀开始有规律地扇动,在阳光下折射出流动的光彩,仿佛被注入了生命。
"这"她的声音哽咽了。
杨公露出三天来的第一个笑容:"冬哥的姑娘,配得上最好的银饰。"
龙安心突然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举动。他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杨公:"这是五万定金。我们想请您做合作社的银艺顾问,每月保底工资加提成。"
杨公没有接钱,而是看向吴晓梅衣襟上那只活过来的银蝴蝶。阳光透过它精致的翅膀,在地上投下变幻的光斑。
"再加个条件。"老人终于开口,"我要教十个徒弟,五个苗家的,五个汉家的。"他残缺的手指轻轻抚过银炉,"火种不能断。"
龙安心郑重地点头。就在这时,一阵山风吹过,吴晓梅胸前的银蝴蝶突然剧烈振动起来,发出清脆的鸣响,像是远古传来的笑声。
下午,当龙安心和吴晓梅告别杨公准备下山时,大学生志愿者小李带着3d扫描仪赶到了。起初,杨公对这个会发光的机器十分抗拒,认为它会"偷走银魂"。
"杨公,"龙安心耐心解释,"这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真正的苗银工艺。扫描后,您的技艺就能永远保存下来。"
老人仍然摇头。最后是吴晓梅想出了办法——她让小李先扫描她绣的蝴蝶纹样,然后将投影展示给杨公看。当老人看到自己打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