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5章 悬崖采药人
差点跳起来——先是冰寒刺骨,随后化为灼热,最后疼痛奇迹般地减轻了。

    "熊胆酒,"阿公得意地说,"比你们医院的止痛针强。"

    休息片刻后,两人继续采药工作。这次阿公不再冒险,而是教龙安心用一根长竿绑上骨刀,远远地割取悬崖边的虫瘿。龙安心发现,这种看似原始的方法其实非常高效,尤其在山地环境中。

    中午时分,他们在一条小溪边休息。阿公从溪水里捞出几块光滑的石头,垒成简易灶台,生火煮茶。茶汤呈琥珀色,散发着松木和某种花朵的混合香气。

    "云雾茶,"阿公递给龙安心一碗,"配这个。"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筒,倒出几块黑乎乎的块状物。龙安心小心地咬了一口,发现是某种蜜饯,甜中带苦,后味回甘。

    "五倍子蜜饯,"阿公眨眨眼,"去年做的。汉人只知道五倍子能入药,我们当零食吃。"

    龙安心惊讶于这种多用途的智慧。在城市里,药物就是药物,食物就是食物,界限分明。而在这里,一种东西可以同时是药材、染料、食物甚至文化符号。

    "阿公,您是怎么学会这些的?"他忍不住问。

    老人望着远山,银白的眉毛在阳光下几乎透明:"七岁跟阿爸上山,认十种药;十岁认五十种;十五岁独自进山采药。"他啜了一口茶,"你们汉人用书本记,我们用骨头记。"

    饭后,阿公带龙安心沿着溪流寻找另一种药材。溪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小鱼游过。老人突然停下,指着水底一些卵石:"看,水药。"

    龙安心俯身观察,发现那些"卵石"其实是某种水生植物的块茎。阿公用木棍小心地撬起几个,块茎断面呈现出美丽的紫色纹路。

    "水半夏,"阿公解释道,"治肚子痛的神药。汉人医生用化学药杀病菌,我们用水药调节水土。"

    龙安心突然想起大学时选修的中医药课程,教授曾提到苗族医药体系与汉医的不同之处。当时他觉得那只是原始经验的累积,现在亲眼所见,才发现其中蕴含的系统性智慧。

    "阿公,您觉得苗药和西药哪个好?"

    老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受伤流血用西药,慢病调理用苗药;急症找医生,养生问歌师。"他站起身,抖落裤腿上的水珠,"山是山,水是水,非要分高低干什么?"

    继续前行时,龙安心注意到阿公不时停下,在某些树上刻下细小的记号。他以为是路标,老人却解释说这是在记录药材的生长位置和状态。

    "这棵杜仲明年可采皮,"他指着一棵叶子呈锯齿状的大树,"那丛黄精还要等三年。"又指向一处山坡,"好猎人用骨头记路,坏猎人才画地图。"

    龙安心忍不住摸出手机,想用gps标记这些位置。阿公一把按住他的手:"山神讨厌铁器!"

    "可是这样记更准啊,"龙安心辩解,"万一您忘了"

    "忘了就是不该采!"阿公突然激动起来,"我们苗家采药,一代人只采一代人的份。记住了就采,忘了就留给后人。你们汉人什么都记在本子上,结果呢?"他指向远处一片光秃秃的山坡,"十年前来了个汉人药商,把gps坐标卖给挖药队,现在那里连草都不长了!"

    龙安心哑口无言。他想起大学时参与的环保项目,那些精确测绘反而让商业开采变得更加高效和破坏性。苗族这种看似"落后"的记忆方式,或许正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保护机制。

    下午三点左右,天空突然阴沉下来。阿公抬头嗅了嗅空气,迅速收拾药篓:"要下雨了,下山。"

    "气象预报没说有雨啊。"龙安心也看了看天,觉得只是多云而已。

    "山蚂蟥上树,雨不过午;蜘蛛收网,大雨冲塘。"阿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简介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目录 > 第115章 悬崖采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