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3章 纹样的密码
我有个想法。"他抓起展示架旁的笔记本电脑,"如果我们把全纹样和简化款放一起对比"屏幕亮起,他调出昨天设计的商品页面,把务婆的绣片照片拖到最显眼位置,"在这里加个历史时间轴,说明纹样演变的"

    "然后标价三千八?"杨小桃尖声道,"谁会买啊!"

    龙安心敲键盘的手停住了。显示器映出他泛青的眼圈,昨晚熬夜做的市场调研数据还在桌面上——同类非遗精品最高售价不超过八百。他转头看向吴晓梅,她正用染血的手指轻轻描摹绣片上的星辰纹,那是简化款完全省略的细节。

    "定价九千八。"龙安心突然说。

    仓库里炸开惊呼。杨小桃的手机啪嗒掉在地上,屏幕显示的月销量数字还在跳动:217件。

    "你疯了?"连吴晓梅都瞪大眼睛,"上次那批"

    "听我说完。"龙安心点开收藏品拍卖网站,调出某奢侈品牌最新发布的苗纹系列,"看看这个抄袭我们纹样的手包卖多少?"他放大价格标签:28,999。

    务婆的银镯叮当作响。老人凑近屏幕,浑浊的眼球里映出商品详情页的英文说明:"受中国西南部落启发的当代设计"

    "他们连蝴蝶妈妈的故事都讲错了。"龙安心指着产品故事里将苗族始祖误称为"自然女神"的段落,"但我们有真东西。"他转向展示架上的绣片,"九千八不是贵在工时,是贵在三百年没断过的传承。"

    吴晓梅的呼吸变重了。她突然从腰间解下一个旧荷包,倒出五枚银光闪闪的纽扣:"这是我阿妈留下的嫁妆扣,背面刻着完整的十二个太阳纹。"她捏起一枚对着光,龙安心看见纽扣背面精细的放射状纹路,比绣片上的还要繁复。

    "我明白了。"他抓起数位笔,在商品页面飞速添加内容,"我们可以做限量版礼盒,每件附赠一枚复刻银扣,加上务婆口述的纹样解读录音"

    杨小桃撇撇嘴:"有钱人才不会"

    "上周深圳来了个买家。"龙安心打断她,"专门收少数民族古董,说只要是文革前的老物件,多少钱都"他突然刹住话头——务婆正把绣片往怀里收,枯瘦的手背上凸起的青筋像老树根。

    "不卖了。"老人把绣片重新包好,"祖宗的东西不是商品。"

    仓库陷入死寂。龙安心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像鼓楼里那面祖传的铜鼓在响。吴晓梅的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她正用苗语急速地说着什么,声音越来越尖利。务婆的回应像石头一样硬,最后竟举起拐杖要打人。

    "阿婆!"龙安心冲上去拦住,拐杖砸在展示架上,刚雕好的卡槽裂开一道缝。他忽然发现裂缝正好穿过蝴蝶纹样的心脏位置。

    "你们汉人最会打算盘。"务婆喘着粗气,"五八年拿铁锅换我们的银项圈,现在又想"

    "我不是要买。"龙安心单膝跪地,仰头看着老人,"我想请您教大家绣真正的纹样。杨小桃说得对,三个月绣一幅活不下去。"他指向裂缝,"但如果把纹样拆解成元素,做成高级定制"

    吴晓梅突然蹲下来,染血的手指按在裂缝上:"就像鼓楼的榫卯,可以拆开重组。"

    务婆的银镯不再作响。老人盯着裂缝看了很久,忽然从布包深处摸出个发黄的线装本。龙安心瞥见内页密密麻麻的苗文和古怪符号,有些像是纹样分解图。

    "我十岁那年,"务婆的声音突然变得柔软,"我阿妈在油灯下拆解过这幅绣片。"她翻开一页,纸上是用炭笔画的蝴蝶翅膀分解图,每个部件都标着奇怪的数字,"她说这些纹样是密码,记着我们苗家走过的路。"

    龙安心屏住呼吸。那页角落有个汉字标注的日期:民国二十七年冬。他忽然想起州志里记载,那正是红军长征路过黔东南的年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简介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目录 > 第123章 纹样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