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纹样的密码
"阿婆,"他轻声问,"这些数字是不是"
"经纬度。"吴晓梅突然说,她的指尖悬在一个标着"235"的图案上方,"这是古歌里蝴蝶妈妈产卵之地的方位。"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杨小桃的泡泡糖粘在脸颊上忘了嚼,她盯着本子上那些看似随意的线条,突然倒吸一口气:"这个锯齿纹是不是地图上的山脉?"
龙安心感到后颈汗毛竖起。他摸出手机打开地图软件,输入几个坐标。随着地图放大,一个熟悉的轮廓逐渐清晰——雷公山脉的走向,竟与务婆本子上的锯齿纹完全吻合。
"定价九千八太低了。"杨小桃突然说,她捡起手机取消了所有改良款订单,"这哪是刺绣,根本是藏宝图。"
务婆的咳嗽声变成了笑声。她展开绣片盖在龙安心肩头,冰凉的银片贴着他的脖颈:"汉家娃子,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老纹样要三个月了?"她的指甲点着翅膀边缘一道几乎看不见的金线,"这不是线,是路。绣一针,走一天。"
阳光完全照进仓库时,龙安心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已经堆满素材。他刚拍完绣片的微距视频,现在正给银扣做3d扫描。吴晓梅在给务婆梳头,老人的白发间藏着几根彩线,据说是歌师的身份标记。
"第一批就做十二幅。"龙安心敲定方案,"对应古歌里的十二个太阳。每幅绣片藏一个地理坐标,集齐可以"
"找到蝴蝶妈妈的宝藏?"杨小桃正在包装台前试验礼盒设计,她不知从哪找来些风干的枫香叶垫在底部,"要不要放点神秘学元素?"
吴晓梅突然放下梳子:"真有宝藏。"
所有人都愣住了。她走向仓库角落的旧木箱,从底层抽出一卷泛黄的纸。展开后是手绘的雷公山地形图,上面用红圈标记着七个点,每个点旁边都画着不同的纹样。
"我阿爸留下的。"她的手指轻触其中一个红圈,那里的纹样正是务婆绣片上的星辰纹,"他说这些地方埋着"
"不是埋着,是长着。"务婆打断她,银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最好的蓝草,最韧的麻,最亮的朱砂——没有这些,就绣不出活的纹样。"
龙安心感到一阵战栗。他想起大学时读过的人类学论文,说某些原始部落会用纹样记录珍稀资源的位置。他抓过数位板开始重新设计商品页面:"我们不做奢侈品,做文化解谜游戏。每卖出一幅,买家就获得一个坐标"
"然后组团来黔东南旅游!"杨小桃兴奋地插嘴,"民宿、向导、特产销售全带动起来!"
吴晓梅却皱起眉:"那些蓝草生长地"
"已经快绝种了。"务婆的叹息像一阵山风,"年轻人都去买化学染料了。"
龙安心停下手中的工作。他看向窗外,梯田上飘着几片塑料地膜,像丑陋的伤疤。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浮现:"如果我们用绣片收入建立传统植物保护区"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来电显示是州文旅局的张科长,龙安心刚接起来就听见兴奋的喊声:"你们上电视了!省台早间新闻播了合作社的报道,已经有五家旅行社问线路!"
原来昨天省台记者来暗访,拍下了务婆讲解纹样的镜头。龙安心打开社交媒体,苗绣密码已经登上本地热搜,最火的视频里,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指正抚过那道金线,画外音说:"这是我们的《出埃及记》"
中午时分,合作社的门槛几乎被踩平。旅行社的人要谈路线设计,博物馆想借展绣片,还有个满头小辫的艺术家嚷嚷着要合作nft。龙安心被吵得太阳穴突突跳,直到吴晓梅把他拉到后院。
"看这个。"她递过手机,屏幕上显示着某拍卖行的最新成交记录:一幅标注"西南少数民族纹样"的挂毯以12万欧元落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