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月25日,操作正式开始。

    张皓站在控制台前,心跳如鼓。DRO-L进入月球背面的阴影区,遥测信号断续。团队屏息凝神,等待探测器传回数据。突然,李霜琳喊道:有发现!

    DRO-L传回一组模糊的图像: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中,矗立着不规则的结构,线条平滑,像是人工建造。图像质量低下,无法确认细节,但足以震撼全场。

    外星遗迹蒲京辉喃喃,声音中带着不可置信。

    张皓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加密数据,立即上报。

    第八章:地月博弈

    2024年11月10日,北京。

    月球背面的神秘结构震动了高层。中国科学院紧急召集专家,讨论应对策略。国际上,美国公开质疑中国星座的军事用途,要求联合国调查;俄罗斯则提出合作意向,试图分一杯羹。

    张皓和团队被推上风口浪尖。如果信号和遗迹的消息泄露,地月空间可能成为新的战场;但隐瞒真相,又违背科学的初衷。11月15日,科学院召开闭门会议。军方代表主张封锁信息,优先开发遗迹中的潜在技术;孙洋激烈反对:这是全人类的遗产!我们不能独占!

    张皓试图调和:有限共享,保护核心利益。

    会议无果而终。张皓感到,救援的初衷——点亮地月的灯塔——正被复杂的政治动机吞噬。他开始怀疑,这场救援是否只是更大棋局的开端。

    第九章:星翼的抉择

    2024年12月1日,地月空间。

    三星星座运行200天,稳定如初。DRO-AB的折翼在星空中闪耀,诉说着123天的奇迹。但信号的谜团愈发深重。星瞳分析显示,发送者似乎在等待回应——一种特定的电磁脉冲。

    团队面临抉择:发送回应,可能激活未知装置,或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保持沉默,则可能错过与外星文明接触的历史性机会。

    张皓彻夜难眠。他想起救援之初,团队如何从绝望中夺回希望;如今,面对宇宙的深渊,他感到人类的渺小。12月5日,团队经过激烈争论,最终投票决定:发送试探性回应。信号由星瞳生成,模仿原始模式,功率严格控制。DRO-A负责发射,它的折翼将人类的呼唤送向星空。

    12月6日23:00,信号发出。地月空间一片寂静。团队守在屏幕前,等待回音。

    一小时后,DRO-L的载荷突然活跃。月球背面的神秘结构发出强烈脉冲,传回一组清晰的图像——一座复杂的机械装置,从环形山中缓缓升起,表面闪烁着幽蓝光芒。

    它醒了!孙洋惊呼,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但与此同时,DRO-A的遥测信号中断,折翼黯淡,仿佛耗尽了所有力量。

    第十章:星辰未尽

    2025年4月15日,地月空间DRO探索研讨会,北京。

    会场座无虚席,来自全球的航天专家齐聚一堂。张皓站在台上,身后是DRO-AB的图像,折翼如不屈的宣言。他讲述了123天的救援奇迹,提及了异常信号的发现,但谨慎地回避了月球背面的秘密。

    DRO-A的沉默是个谜,张皓说,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但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的窗。

    台下,孙洋、李霜琳、蒲京辉、尹永辰并肩而立,眼中交织着疲惫与希望。DRO-B与DRO-L仍在运行,地月的灯塔明亮如初。月球背面的神秘装置等待进一步探索,可能隐藏着外星文明的秘密,也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

    会场外,夜空深邃。地月间,神秘的信号仍在回响,预示着更远的旅程。折翼的星翼并未坠落,它飞向更深的星辰大海,承载着人类的梦想与好奇,迎接未知的挑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星翼不折简介 >星翼不折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