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要想富,先修路
路,像眼前这条一样,大概要花多少钱粮?”
“这个………”
周忱听后,脸上浮现出几分尴尬之色。
水泥路的成本倒好算,但应天到顺天的路,虽然知道两地相隔多远,可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没有具体测量根本没法报出数字。
毕竟不管是劈山还是架桥,这些成本根本没法估量。
姚广孝看周忱这样子,可能猜到了他的想法,停顿片刻又问:“眼前这条路花了多少钱粮?”
这个问题明显比刚才那个复杂得多,周忱一听顿时松了口气,马上答道:
“从仪凤门到江边码头,距离大概四里,总共用了五十名工匠,从测量到完工加上维修,按每位工匠的熟练度不同,每人每天的工钱约二百文,一共用了六天,所有工匠的工钱总计六十两银子。”
“此外还雇了些民夫,总共两百多人,每人每天工钱大约五十文,干了四天,所有民夫的工钱加起来是四十两银子。”
“至于沙石不算成本,水泥每石约二十文,共一千六百石,也就是三十二两银子。
再加上征地和其他补偿,也有一百余两银子,所以这条水泥路总成本大概在三百两银子左右。”
“三百两银子?”
这个数字一说出来,不仅姚广孝这个和尚连呼吸都停了,旁边的朱高炽也微微一愣,随即惊讶地说:
“这样的话,如果不考虑其他额外开支,比如劈山架桥之类的,从应天到顺天的路有两千里,而从仪凤门到江边码头只有四里,四里路花三百两银子,那么从应天到顺天的水泥路成本应该是十五万两银子吧。”
周忱听了,露出一丝苦笑,一时之间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毕竟要是这么简单的算法,姚广孝刚问的时候他就不会答不上来了。
朱瞻基看着自己那死较真的父亲,对着这条从应天到顺天的水泥路纠缠不清,也是无可奈何。
也不知这位爷爷迁都的事给他留下了多大阴影,现在发现水泥路的好处后,一门心思全扑在这事上了。
“爹,您这不是为难人家周忱吗?”
朱瞻基轻轻扯了扯朱高炽的衣袖,轻声说道:
“父亲,这样算账不对。
您想想,从应天到顺天,两千里地呢,光靠一个水泥厂怎么够?沿途肯定得建上好几个,这成本可不能忽略。
就算每隔两百里设一个厂,十来个是少不了的,每个厂造起来没有百两银子怕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