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流言蜚语也挡不住的锋芒毕露
官场人物。
魏武侯世子和曹刻晴也来了,找了个不远不近的地儿坐下,脸上明晃晃挂着等着看好戏的冷意。他们倒要亲眼看看,这陈望亭今天怎么把自己作死!
陈望亭就穿了身最简单的青布儒衫,步子不快不慢,走上了讲台。
台底下原本嗡嗡的议论声,一下子小了下去。成百上千道视线齐刷刷落在他身上,探究的,怀疑的,等着看笑话的,还有藏不住敌意的。
他先冲着四面八方拱了拱手,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全场:“在下陈望亭,今日借贵宝地,与诸君探讨一二,若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场面话说完,他话头猛地一转:“近来,坊间有些关于陈某的闲话,说我这点微末才学来路不正,要么是靠了什么歪门邪道,要么就是拾了前人的牙慧。今天,陈某就站在这儿,等着各位高贤当面指教。谁要是有真凭实据,陈某二话不说,甘愿领受任何惩处。”
这话一扔出来,台底下立刻炸开了锅。
一个瞧着挺傲气的中年文士站了起来,正是上次在漱玉轩捧画、王侍读的心腹门生。
“陈公子果然爽快,那王某就直说了。”他声音拔高,“《锦瑟》一诗,意境高远,辞藻精妙,若非胸有丘壑、历经世事之人,断难写出。陈公子年纪轻轻,此前更是……没什么名声,怎能一夜之间,就作出此等传世之作?其中缘由,不得不让人多想啊……”
他话没说完,但那意思,谁都听得出来。
陈望亭脸上没什么表情:“这位先生的意思是,这诗不是我写的?”
“王某不敢胡说,只是心里实在不解,还请陈公子为大家解惑。”
陈望亭环视一周,声音陡然拔高:“《锦瑟》不过是我一时有感而发。至于为什么能写出来,或许是我看的闲书多了点,遇到的破事儿杂了点,脑子里偶尔蹦出点东西罢了。各位要是觉得这首诗当不了凭证,那咱们就换个玩法。”
他顿了顿,每个字都咬得清清楚楚:“经史子集,策论时务,往下说,农桑水利,算学格物,随便什么!各位只管问!今天,我要是有一个问题答不上来,或者说的话是虚的、空的,就算我陈望亭欺世盗名!”
“怎么样?”
这话,简直狂得没边了!
整个明伦堂,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