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是物件。她忽然站到神兽身前,指尖抚过它因紧张而蜷缩的鼻瓣,它若愿意去,自会随你走;若不愿,便是河伯亲临也留不得。
画舫在暮色中离去时,阿貘正用鼻尖卷着阿棠的发丝玩耍,仿佛从未听见这场争执。直到月上中天,它突然将脑袋搁在少女膝头,鼻息里混着海水的咸涩——原来那使者临走时,在水中下了问心鳞,唯有真心才能化解。
你想去吗阿棠摸着它掌心里新结的茧子,那是前日帮王大哥修补渔网时磨出的。阿貘忽然用鼻子卷起案头的晴雨图,在东海二字上重重点了三下,又蹭了蹭她的手腕——那是它独有的语言,说我去去就回。
第九章
离别的琥珀
小暑前夜,阿棠在河边为阿貘收拾行装。锦囊中除了惯常的桂花糖,还多了瓶新晒的薄荷膏——东海气候湿热,可解它鼻尖的暑气。水府使者送来的分水犀角被她系在兽鞍上,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记得每天卯时用鼻子探探风向。她反复叮嘱,忽然发现阿貘的耳后多了道浅红印记,像片小小的枫叶,这是
是东海的归乡鳞。随行的水府文书解释,神兽离水百日,便会有归乡之兆。阿棠的手指骤然收紧,终于明白为何阿貘每次离开前,都会用鼻子在她掌心画圈——那是洛水河的形状,是它记住的家的模样。
离别时没有预想中的泪水。阿貘踏浪而行的背影在晨雾中渐成小点,忽然转身喷出道彩虹般的水幕,那是它新学会的分水戏,水珠在空中凝成等我二字,许久才化作细雨落在阿棠发间。
第十章
百日的守望
白露至,归乡鳞开始发烫。阿棠每日黎明都要去河滩,用阿貘留下的水纹镜观测东海方向的云气。镜中映出的画面总让她心惊:赤红的旱魃在云端游走,阿貘的鼻膜已泛着近乎透明的白,却仍在暴雨中支撑着最后一道水幕。
第九十九日,镜中突然失去影像。阿棠抱着装着洛水的陶坛冲进河心,咬破指尖在水面画出晴雨使的符文——那是她偷偷跟水府文书学的禁忌之术。鲜血融入河水的瞬间,她听见了遥远的呼唤,混着咸涩的海风与熟悉的酒气。
阿棠!
秋分那日的初霜里,阿貘浑身是伤地撞开竹门。左前掌的肉垫缠着鲛绡绷带,鼻尖却仍卷着束东海的珊瑚枝——那是旱魃退去后,海边的鲛人送给救命恩人的礼物。阿棠抱着它滚烫的身躯落泪,发现它耳后的归乡鳞已化作洛水河的波纹形状,再也不会发烫。
第十一章
冬至的契约
河伯的使者在冬至那日到访,带来的不是斥责,而是刻着水纹的玉牒。晴雨使护佑人间有功,特准长居洛水流域。老者的目光落在正用鼻子帮阿棠包饺子的阿貘身上,但需每三年回殿述职,兼修四海气候。
阿棠手中的面团噗地落在案板上。她看见阿貘突然立起身子,鼻尖郑重地在玉牒上点了三下——那是水府的三叩首,代表契约达成。从此后,它的长鼻不仅能测洛水晴雨,更将连通四海云气,成为人间与水府的活桥梁。
年夜饭后,阿貘突然用鼻子卷起阿棠的手,往河滩跑。月光下的河面结着薄冰,它踩着冰面跳起水府的踏浪舞,每一步都激起细碎的荧光,在冰面画出巨大的晴雨图。当它用鼻尖将阿棠的手按在图中央时,少女忽然听见河底传来共鸣——那是洛水河接纳她的声音。
第十二章
长岁的回响
三年后的谷雨,阿棠在村口老槐树下教孩子们辨认晴雨纹。阿貘趴在石磨旁打盹,鼻尖偶尔卷起飘落的槐花,替正在午睡的张婶接住要掉落的草帽。忽然听见河面上传来熟悉的金铃声,抬头便看见装饰着四海云纹的画舫驶来,船头立着的正是当年的东海使者,此刻正捧着水晶瓶微笑: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