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深夜订单

    楼道的声控灯又坏了。

    林默摸着墙往上爬,指尖蹭到潮湿的墙皮,剥落的腻子粉混着铁锈味钻进指甲缝。手机屏幕在黑暗里映出惨白的脸,备忘录里闪烁着未完成的代码,凌晨一点的夜风从通风井灌进来,带着某种腐烂的甜腥——这是红棉小区持续了三个月的怪味,物业说是下水道反涌,可住在302的张阿姨总在黄昏时对着墙根念叨:那年烧死的人啊,指甲缝里全是这种味...

    玄关磁吸灯亮起的瞬间,放在餐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

    您有新的美团订单,请麻溜处理!

    电子音在空寂的房间里格外刺耳,林默盯着屏幕上跳出的订单详情,指腹无意识摩挲着手机边缘的划痕。又是老陈砂锅,备注栏用全角符号写着:多放香菜,汤要滚烫。地址还是红棉巷44号——这个在地图上根本不存在的门牌号,自从上周第一次接单后,已经连续七天出现在他的夜间订单里。

    微波炉叮的一声打断思绪,塑料餐盒里的酸菜鱼汤正在冒泡。林默撕开一次性筷子,油渍在灯光下泛着可疑的暗红,突然想起今天取餐时,那个总穿黑色雨衣的外卖员又迟到了二十分钟。雨衣兜帽压得极低,口罩遮住半张脸,递餐时指尖擦过他手背,触感像晒干的树皮。

    趁热吃。沙哑的声音像生锈的弹簧,外卖员转身时雨衣下摆甩出几滴水珠,在走廊地砖上晕开深褐色的印记。

    第一口汤灌进喉咙时,林默皱起眉。咸鲜里混着若有若无的铁锈味,比往常更浓烈。筷子搅动酸菜时,碰到一个硬物,捞出来一看是片状物体,边缘锋利如刀,在瓷碗里磕出清脆的响声。他突然想起小区保安曾说起自行车棚发现异常,似乎有动物遭遇不测,腹腔被剖开,内脏像是被某种锋利工具切割过,现场没留下任何血迹。

    手机再次震动,是美团商家发来的消息:亲,今天的餐品还合口味吗记得给个五星好评哦~

    林默盯着聊天框,突然注意到商家地址显示为红棉巷38号附1号。这个地址在地图上对应着小区后巷的铁皮棚户,半个月前他曾去取过一次餐,生锈的卷帘门紧闭,敲门后等来的却是那个穿黑色雨衣的外卖员——当时对方说老板临时有事,让他直接从保温箱里拿餐。

    楼道里传来拖沓的脚步声。

    林默放下筷子,耳尖微微发烫。凌晨两点的居民楼本应寂静,可这脚步声却格外清晰,像是有人穿着湿鞋在地面拖行。脚步声停在门外,门锁传来咔嗒一声轻响,他下意识屏住呼吸,直到那声音逐渐远去,才发现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打开手机相册,翻到上周偷拍的外卖员照片。对方站在楼道拐角,雨衣拉链拉到顶,只能看见下巴处一道淡红色的疤痕。照片拍摄时间是23:57,但订单详情显示预计送达时间为23:30——这个永远超时二十分钟的外卖员,每次接单后都会消失在红棉巷深处,那里有一排废弃的平房,墙面斑驳着焦黑色的印记。

    十年前的冬天,红棉巷44号发生过一起重大火灾。新闻里说违建的群租房住着二十七个外来务工人员,消防通道被杂物堵塞,整栋楼在半小时内被烧成废墟。搜救队只找到十七具遗体,剩下十人至今下落不明。小区公告栏的旧报纸还贴着遇难者名单,排在第一位的,是名叫陈德全的厨师,职业栏里写着:擅长砂锅炖菜。

    汤已经凉了,表面凝结的油花像一块扭曲的人脸。林默夹起那片碎骨片,对着灯光仔细观察,突然发现骨片内侧有一道极细的刻痕,形如某种古老的文字。手机在掌心震动,这次是条匿名短信:

    别吃老陈砂锅。

    屏幕亮起的瞬间,他看见玻璃倒影里,自家防盗门的猫眼正映出一片漆黑——仿佛门外有人正贴着门,用同样的眼睛注视着室内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午夜外卖员的催命菜单》简介 >《午夜外卖员的催命菜单》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