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了希望,就再无难事

    十月二日,浙江余姚,在城东郊外有一草庐,草庐内设别院书馆,号为弘文馆。

    此刻已是傍晚,馆中的学生都已经下课回家,只有一夫子坐在书房撰写文稿,稿上写着: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实乃为天下之大害。

    正欲笔写下文,外面传来匆匆脚步声。

    一人推开书房门,此时江南正下雨,草庐外雨水淅淅沥沥,进来的人穿着蓑衣,甚至都没来得及换下,只摘了斗笠。

    黄宗羲见弟弟的蓑衣留下的水滴把木地板打湿,不由得皱眉,问道:“泽望,你不隐于浮屠,怎么回来了?”

    来的人是黄宗羲的弟弟黄宗会,作为明末贡生,虽未曾跟哥哥早年一起起兵抗清,却也明亡后隐居起来,常流连于江南诸多寺庙,因而称其隐于浮屠。

    黄宗会解开蓑衣,从怀里取出一张纸,走到黄宗羲面前沉声说道:“兄长,看看这个。”

    “哦?”

    黄宗羲疑惑地接过纸来,颦眉上下梭视,越看眉头越紧锁。

    这纸里可是以朱元璋的口吻写的。

    开篇其实是感叹,叹他老朱曾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汉人衣冠。

    谁曾想二百余年后,泱泱华夏大地,竟然又被胡虏占据,且比之蒙古人更为猖獗,竟要彻底亡汉人发服。

    之后便是细数满清建奴这些年来所造的杀戮,包括屠杀了数百万汉人,造成了多少冤魂。

    中间部分则是说了一些自己的过失,承认自己开国之初有些地方做得不好,以至于给大明江山留下隐患,从而造成了后来的事情。

    并且又说他死后飞升成仙做祖,此番下凡便是要拯救万民百姓,破灭满清,再造华夏,以此弥补开国之错。

    最后则是聊了南明的问题所在,皆因崇祯一脉全殁,以至于诸王并立,互相争权倾轧所致。

    而朱由榔被赶鸭子上架,成了有名无实的皇帝。

    如今他下凡救世,便要改变这种现状。

    经过他的观察,朱由榔性格软弱,并不适合做皇帝,因而只能令他退位让贤,换吉王府的朱慈焙为帝。

    此番他朱元璋当为天下汉人讨个公道,让满清付出血的代价,以藉慰数百万汉人冤魂。

    洋洋洒洒三千余字。

    本来以老朱的秉性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这份文章其实也是要恢复朱明江山的合法性,在这一点上他还是不遗余力,自然也就愿意多那么几分豁达。

    除了文字以外,在旁边甚至还有老朱的彩色照片,就看到他穿着龙袍,庄严地坐在龙椅上,脸色圆润,两鬓斑白,仅仅坐在那里,就充满了肃穆,一副帝王之相。

    “兄长,你怎么看?”

    黄宗会见黄宗羲已经看完,正细细打量着老朱的照片,便询问道:“此事是真是假?”

    “唔”

    黄宗羲沉吟片刻,说道:“看着不像假。”

    “不怕是有人冒充?”

    “冒充就不会以太祖之名,将来再行篡逆之举,天下恐怕人人得而诛之。”

    “这倒也是。”

    黄宗会觉得有道理,便说道:“兄长觉得此事为真?”

    “我希望是真。”

    “哦?兄长平日里不说天下当无君吗?”

    (请)

    n

    有了希望,就再无难事

    “无君比有君好,汉君自比蛮夷强,莫非你还想继续吊着那金钱鼠尾?”

    黄宗羲瞥了眼黄宗会的脑袋。

    黄宗会便露出苦笑。

    他兄长黄宗羲名气很大,在江南朋友众多,且深居简出,藏匿起来,平日里束发裹巾,令人看不出端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地窖里的朱元璋简介 >地窖里的朱元璋目录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了希望,就再无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