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骄阳医馆
肺、肝经。
-功效:疏风利咽、宣肺止咳,针对气道敏感性增加引发的刺激性咳嗽。
(二)现代药理研究
1镇咳祛痰:
-紫菀、百部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等成分,可抑制咳嗽中枢,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能轻度抑制呼吸中枢,缓解咳嗽反射。
2抗炎与免疫调节:
-荆芥、紫苏叶含有挥发油,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气道黏膜炎症反应。
-甘草中的甘草酸能抑制炎症因子(如il-6、tnf-α)释放,调节免疫功能。
3抗菌抗病毒:
-陈皮、法半夏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预防呼吸道继发感染。
-麦冬含有甾体皂苷,具有抗病毒活性,增强机体抵抗力。
4改善气道高反应:
-蝉蜕、木蝴蝶提取物可降低气道敏感性,缓解因粉尘、花粉等刺激引发的支气管痉挛。
三、处方来源与配伍技巧
(一)方剂溯源
-止嗽散出自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被誉为“治诸般咳嗽之妙剂”,以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为特点。
-杏苏散源自清代吴瑭《温病条辨》,原为治疗外感凉燥证而设,方中紫苏叶、杏仁宣肺散寒,二陈汤化痰止咳,共奏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之功。
-两方合用:针对风寒袭肺、肺津失润的病机,既疏散表邪,又温润止咳,兼顾寒热虚实。
二)配伍协同效应
1宣降相合:桔梗宣肺,白前、杏仁降气,一升一降,恢复肺气宣发肃降之常。
2温润相济:紫菀、百部温润止咳,北沙参、麦冬养阴润燥,既散风寒,又防温燥伤津。
3标本兼顾:荆芥、紫苏叶解表祛邪以治其标,茯苓、陈皮健脾化痰以治其本,体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中医理论。
4增效减毒:甘草调和诸药,缓解苦杏仁的毒性,增强整体方剂的止咳、抗炎作用。
四、临床应用与典型案例
王大爷服用上方7剂后,咳嗽频率明显减少,夜间已能安睡;续服14剂,遇凉、遇刺激性气味时咳嗽基本消失,仅偶有咽部轻微不适。复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均恢复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调整处方去荆芥、紫苏叶,加太子参15g、山药15g健脾益肺以巩固疗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后面更精彩!
此案例显示,止嗽散合杏苏散加减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在缓解慢性咳嗽症状、调节免疫、改善气道炎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风寒兼燥型慢性咳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有效方案。
看着李雨涵和夏雨荷渴望的学习眼神,白骄阳又继续娓娓道来。
《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是治疗温病初起的经典方剂,在温病学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医学心悟》和《温病条辨》这两部着作也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以下是详细阐述:
《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
方剂组成与用法
银翘散由连翘一两(30g)、银花一两(30g)、苦桔梗六钱(18g)、薄荷六钱(18g)、竹叶四钱(12g)、生甘草五钱(15g)、荆芥穗四钱(12g)、淡豆豉五钱(15g)、牛蒡子六钱(18g)组成。原方用法为共为散,每服六钱(18g),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功效与主治
银翘散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