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灯。李诗雨知道,那里有个少年正带着新的希望前行,而她,也将继续在讲台上,见证无数青春的故事,如同永不落幕的樱花,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那年樱花落满书信

    3.第三章

    轮回的花期

    蝉鸣撕开盛夏的帷幕时,周然的课桌已空了半月。李诗雨望着后排窗边的空位,习惯性伸手去拿教案,指尖却只触到冰凉的桌面。高考结束那日,少年隔着教室喊谢谢老师,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几乎要与二十年前照片里的身影重叠。

    办公桌上的录取通知书静静躺着,烫金的复旦大学字样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李诗雨摩挲着信封上熟悉的字迹,突然想起周然最后一封信里写的:我要去看父亲没见过的海,替他把遗憾变成未来。

    梅雨季再度来临时,李诗雨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外婆的日记本。褪色的纸页间,夹着半枚生锈的校徽,正是1995届独有的样式。泛黄的字迹在氤氲水汽中洇开:阿远退学那天,樱花落了他满身,我追到校门口,只捡到他遗落的校徽。

    深夜的雷声惊醒了回忆。李诗雨握着校徽,突然想起周然离校前塞给她的小盒子——此刻正安静躺在抽屉深处。打开盒盖,半枚校徽静静躺着,与手中这枚严丝合缝。盒底压着张字条:父亲临终前说,若再见到小棠,要把这个交给她。

    校庆日的前一周,李诗雨带着校徽回到小镇。外婆坐在摇椅上,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光。原来他一直留着。老人颤抖着抚摸校徽,那年他说要去大城市打拼,等功成名就就回来娶我......后来我才知道,他退学第二天就去工地搬砖,伤了腰再也没能站起来。

    窗外的樱花树沙沙作响,像是百年的叹息。外婆从樟木箱底取出一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几封信,每封信都贴着退回的标签。这些年,我每年都给他写信,地址是他最后留下的建筑工地。老人抹了把眼泪,直到去年,邮局告诉我那个地址早就拆了。

    李诗雨翻开信封,发现信纸边缘都画着樱花。最新那封信上,外婆写着:阿远,我们的孙女都当老师了,她站在讲台上的样子,和你当年给我补课的时候好像。字迹被水渍晕染,形成深浅不一的泪痕。

    校庆当天,李诗雨在校史馆发现了新的线索。1995年的学生名录里,周远的名字旁标注着因意外退学,而记录意外经过的档案页,却被人为撕去。她找到当年的老教师,对方颤巍巍地说:那孩子是为了救从单杠摔下来的小棠......

    这个真相如惊雷炸响。李诗雨终于明白外婆为何总说遗憾是守护的力量——原来那个未说出口的告白,早已在时光深处生根发芽。她想起周然说过父亲临终前握着照片喃喃自语,突然意识到,那不仅是思念,更是愧疚。

    暮色渐浓时,周然意外出现在校庆现场。少年褪去了青涩,白衬衫领口沾着颜料,笑说正在准备大学的艺术展。我画了幅画,想请您看看。他带着李诗雨来到操场角落,那里立着一块巨大的画布。

    画面上,两株樱花树交缠生长,树下并肩站着两个穿校服的少年少女。左侧的女孩扎着马尾,右侧的男孩背着书包,手中的信封上画着半枚校徽。画面右下角,用蓝色钢笔写着:所有未完成的相遇,都会在另一个时空重逢。

    这是我根据父亲的日记画的。周然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说,那天樱花特别美,他本来想在树下告白。

    李诗雨望着画布,突然想起外婆日记本里的最后一句话:阿远,若真有轮回,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替我们好好相遇。此刻,暮色中的樱花树轻轻摇曳,花瓣落在画布上,仿佛要将画中场景唤醒。

    校庆结束后,李诗雨带着外婆来到青川中学。老人站在樱花树下,抚摸着粗糙的树皮,喃喃道:阿远,我来看你了。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年樱花落满书信》简介 >《那年樱花落满书信》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