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京冬夜的风像把钝刀子,刮得人脸生疼。
我蹲在餐厅后巷抽烟,手机屏幕忽然亮起,辛羽两个字差点烫到我的手。
老梁,我打算把房子卖了,回老家躺平。
电话那头,天才编剧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
我盯着地上半融的雪,想起十年前,一起北漂的辛羽攥着啤酒罐怒吼:老子要焊死在北京!
——如今这人却要逃
1.
包厢里烟雾呛人,事务所散伙宴,喝瘫一地的建筑师。
甜腻又烂俗的抖音神曲没完没了,我数了数地上的空酒瓶——36
个,正好是事务所停业的月数。
整整三年,我们都没有正经八百地接到项目。
按照之前的约定,等到老本吃空的那一天,就是事务所的散伙之日。
不出所料,这一天,已经到了。
合伙人老陈坐在牌桌旁,醉醺醺地甩出扑克,肆无忌惮地叫嚷:四个
A!输的滚去乡下盖公厕!
一片哄笑声中,我忽然抓起外套,冲出门去。
来不及打招呼,因为我要去见辛羽。
我害怕再晚一分钟,那个灿烂又热烈的天才朋友就会带着他和他的理想被这座城市彻底吞噬。
夜晚的三环依旧车行不畅,我焦急地催促出租车师傅:快点!再快一点!
车载广播里忽然传来一条报道:
第
28
届海上电视节西兰花奖于
12
月
23
日晚揭晓,最佳编剧奖项由《山河无恙》编剧团队爆冷摘得,此前被视作大热人选的著名编剧辛羽第二度与奖项失之交臂,并在颁奖典礼当晚当众殴打知名制片人赵亮,引发业界广泛讨论。
什么情况
辛羽殴打赵亮他们不是好兄弟吗
我当即打开微博,果然上了热搜。
太嚣张了!红毯斗殴第一人。
亏得没给他颁奖,原来是个暴力狂。
辛大编!辛大便!
一边倒地在骂辛羽。
难道就是这个原因
那个曾经发誓要焊死在北京的人,突然转变心意打算逃离
2.
我和辛羽十几年前就认识。
那时候,我刚从大学毕业,在一个抗日剧剧组打临工,做美术置景。他也是个入行不久的新人,做跟组编剧。
我没见他本人之前,就听组里的人说,他外号叫大师,电影学院科班出身。
起初我还以为,这是个特别不可一世的人。结果见了面才发现,根本不是。
辛羽身材魁梧,长相刚猛,看似不好惹,但真打起交道来,他为人十分热络,浑身上下没有一丝骄矜之气,尤其是他的工作态度,刻苦到用力过猛的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那年月,网络平台都没有兴起,电影市场也没有后来那么热闹,基本上还是电视台一统天下的格局。
电影学院毕业的科班编剧,都是男写打鬼子,女写生活流。
为了生计,辛羽也在女朋友的叨叨下,放下法斯宾德,远离西科赛斯,提笔写起了打鬼子。
有的人在这种环境中会敷衍了事,辛羽不是。他总是会因为一个场景、一件衣服、一个道具,跟剧组的人反复讨论,认真斟酌。
一来二去,我们成了朋友。
我们不光年龄相仿,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也都很相似。只要坐下来,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总有说不完的话。
剧组杀青的时候,辛羽又额外获得一个外号:飞页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