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女根本不知道,难以规避。我只能劝他想开一点,上市多难啊,哪有那么好的机会找上你呢父亲当时还将信将疑。我估计他是不愿意相信吧。
果然钱拿不回来。好多老人去闹,却又分成两派,一派说要找警察把骗子都关起来,一派说要是人关起来,企业垮了,钱不是更拿不回来了吗最后怎样我也没问,免得刺激父亲,反正结果都一样。那段时间,我父亲学会了使用网购和信用卡。
出人意料的是那家企业居然真的在欧洲上市了。但只是一个小国,我现在都不记得名。而钱果然还是没有拿回来。那段时间我回家次数都多一些,生怕父母一时想不开把身体给气病了,只有多多宽慰他们。
2
理财与见闻
得益于小时候培养的金钱观,我中学时就读过《穷爸爸富爸爸》一书,对于理财有所了解。工作后,也渐渐有了万儿八千的积蓄。想着这么点钱,买股票也没多少,就选择了股票型基金。这是我第一次投资。当时为了平摊风险,不多的钱还分别买了三支。
父母分别都有炒股。说是炒股,投入的金额都不大,感觉更像是一种紧跟时代的游戏,方便与周围人有些谈资。可能因为第一次投资失利,我父母已经打消了通过股市暴富的念头。我也一直认为,股市就只是一个投资的渠道。
这种情况在2006年底发生了变化。当时股市大涨,我这种不炒股的人,都经常听到周围人对其议论纷纷。而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当时是一个房地产项目的销售经理,手下十名销售员,几名行政和接待,还有几名销使(Sales),也就是发单员。当时卖的是郊区楼盘,销使的作用就是在市区人流密集处派单,引导客户去售楼部。而我则需要不定期去检查销使的派单情况。
那一天,我去检查一名销使的工作。他正在一家证券公司门口发单。冬天,但也没有太冷,他穿着一件貂皮大衣,在人来人往的证券公司门口不远处,不断向路过行人递上楼盘宣传单页。这幅画面,我至今都记得,违和感很强。
我问,你这是发财了呀!他喜笑颜开,说是股票赚了钱,大衣八千多买的。这股票比卖房子赚得快多了!众所周知,房地产是过去二十年极为赚钱的行当,比卖房子赚得快多了,是个什么概念!如果真是如此,那所有人都会疯狂的投入进去。
他后来的情况我不了解,因为2007年我们就没在一起工作了,不知道他有没有躲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反正我有个亲戚没有躲过去。
亲戚年纪不大,当时也就二十出头,感觉股市有机会(应该是自己炒股赚了些钱),成立了一家公司,请了几个交易员,专门炒股。我说你也不是学这个的,还是需要谨慎。他大手一挥:没事,我请懂的人来搞!
因为我也不是很懂,就没有多说。只知道2008年后,他的公司垮了,交往多年的女朋友也分手,还欠不少债,最后家里付出很大代价帮他平账。本来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没有了光。
身边人的变化让我对股市抱有一份警惕。之后几年,我也一直没有进入股市。期间因为买房需要钱,把之前购买的基金全部赎回,前后两年,收益20%,倒是略有盈利。
3
参与上市尽职调查
壹零年代中期,公司准备上市,我作为上市筹备小组一员,参与上市前的尽职调查工作。
尽职调查是企业上市前的重要环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共同参与。各方会对企业的法律、财务、业务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以确保企业符合上市要求,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同时也为后续的上市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律师事务所主要负责审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