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心理医生的邀约
第一节
暴雨前的蝉鸣
玻璃幕墙映出细碎的雨珠,沈氏集团总部大厦在晨雾中像座倒悬的水晶棺。林深的高跟鞋碾过旋转门的金属门槛时,腕间的医用手环硌得生疼——那是她上周在市立医院义诊时,从精神科主任抽屉里顺来的防伪标识。
林小姐,请稍等。前台接待的笑脸冻在智能终端蓝光里,您的简历显示,您在剑桥研修的是犯罪心理学而我们招聘的是企业EAP咨询师。
手指划过黑色手包夹层,薄如蝉翼的照片边缘硌着掌心。那是2010年的毕业照,十七岁的顾远站在第三排左数第二个位置,校服领口翻得歪斜,嘴角还沾着没擦干净的蓝黑墨水——像只永远学不会梳理羽毛的雏鸟。
企业心理干预的核心,是识别异常行为模式。林深将烫金名片推过台面,右下角印着镜明心理工作室的烫银logo,比如沈先生近期频繁取消高层会议,在董事会上重复询问同一组数据,这些都是压力过载的典型征兆。
接待员的指尖在终端上顿住,耳麦里传来低沉的指令。林深垂眼望着自己映在大理石地面的倒影,白大褂下摆被空调风掀起半寸,露出脚踝内侧的条形码刺青——和三个月前在殡仪馆见到的、哥哥尸体脚踝上的编号,连油墨晕染的弧度都分毫不差。
第二节
镀金牢笼
顶楼会议室的胡桃木门打开时,檀香混着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落地窗前站着个穿手工定制西装的男人,银灰色领带夹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正是财经新闻里常出现的沈氏集团继承人沈奕。
林医生对解离性身份障碍的研究很有意思。沈奕转身时,镜片后的瞳孔轻轻收缩,像蛇类在锁定猎物时的虹膜变化,你在论文里提到,‘创伤记忆会分裂出保护性人格’——如果这个人格比本体更适应生存,为什么要治疗
林深的后背贴上冰凉的皮革座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封皮。烫金标题《多重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干预》下,夹着半张泛黄的便利贴,用红笔写着2025.4.14
复仇第473天。
因为当人格切换失去控制,宿主会陷入记忆断层。她调出平板电脑上的脑区激活图,比如沈先生最近每周三凌晨两点到四点,会在健身中心使用拳击沙袋,但本体完全不记得——这是‘夜枭’人格在消耗过剩的肾上腺素。
沈奕的指尖骤然掐进掌心,这个动作让林深想起父亲临终前,在ICU病房反复抓扯输液管的样子。那年她刚满十三岁,车祸报告上写着疲劳驾驶,但副驾驶座的安全气囊完全没有弹出痕迹。
您的私人医生应该告诉过您,长期服用劳拉西泮会导致记忆碎片化。林深抽出钢笔,在便签上画出大脑边缘系统示意图,笔尖在海马体位置停顿两秒,不过更有趣的是,您在催眠状态下提到的‘旧仓库’,和15年前市郊废弃的……
够了。沈奕突然站起来,西装袖口带翻了水晶烟灰缸。林深看着滚落在地的打火机,镍制外壳上刻着HS2010——那是哥哥顾远失踪前一周,班上同学集体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第三节
镜中人
消毒机器人在墙角发出蜂鸣,沈奕转身望向雨幕的瞬间,林深迅速翻开笔记本。夹在第47页的老照片上,六个少年挤在教室后排,顾远缩在最角落,而站在C位的男生手腕缠着皮制护腕——和沈奕此刻露出的、被袖口遮住的部分,有着相同的铆钉装饰。
林医生对沈氏的历史很感兴趣沈奕的声音突然在头顶响起,不知何时他已绕到她身后。林深闻到他身上若有若无的碘伏味,和当年校医室的气味一模一样。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心理图谱。她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