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地铁票正在吸收站台的故事。
票面上原本的未知二字下方,悄然浮现出一行新的小字:
梦想的重量,是余生背负的墓碑。
三、孤独站台:琴键上的独白
地铁在隧道中穿行,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形成一种单调的催眠曲。
林然靠着车窗,玻璃上凝结的雾气被他无意识地用手指划开一道痕迹。
黑衣男子的故事仍在他脑海中回荡——那些燃烧的梦想照片,那些被现实碾碎的创业计划书,像一部老电影的胶片,一帧一帧地闪回。
车厢里的灯光忽然暗了一瞬,仿佛被什么东西短暂地吞噬了光明。
斜对面的女孩就在这时抬起了头。
她怀里的兔子玩偶突然转动了脑袋,纽扣缝制的眼睛在阴影中泛着诡异的反光。
下一站,机械女声毫无感情地播报,孤独站台。
1.钢琴与黑暗
站台的灯光像是被刻意调暗的剧场。
林然跟着女孩下车时,皮鞋踩在地面上竟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裹进了隔音棉里。
站台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架老式三角钢琴,琴盖上的漆面剥落成地图般的纹路,露出底下发黄的木质。
女孩的手指悬在琴键上方三厘米处,像在等待某个看不见的指挥落下节拍。
当第一个音符响起时,站台四周的黑暗突然蠕动起来,化作无数细小的黑影爬上墙壁,拼凑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
七岁生日:系着蝴蝶结的小女孩坐在插满蜡烛的蛋糕前,墙上的挂钟从18:00走到21:30,奶油凝结成蜡泪般的形状;
中学毕业典礼:她捧着奖状站在空荡荡的礼堂,观众席的塑料椅在穿堂风中轻微摇晃;
出租屋的深夜:电脑屏幕的蓝光照亮她啃着冷三明治的侧脸,窗外传来邻居全家团聚的笑声。
琴声越来越急,像一场无人聆听的暴雨。
林然发现自己的掌心不知何时变得冰凉——那些画面里的女孩始终戴着同一副表情:嘴角上扬的弧度精确到毫米,眼睛里却盛着一潭死水。
2.玩偶的真相
它叫阿白。女孩突然开口,琴声戛然而止。
她举起那只褪色的兔子玩偶,食指抚过它左耳上一块褐色的污渍,十二岁那年,我用攒了三年的零花钱买下它,因为售货员说‘这兔子永远会对你笑’。
玩偶的绒毛在站台灯光下泛着不自然的亮色。
当女孩拨开它后背的缝合线时,林然倒吸一口冷气——玩偶体内塞满了折叠的纸片,每一张都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迹。
2015年3月14日,妈妈第17次忘记家长会。
2018年冬至,一个人吃完了整盒速冻饺子。
2020年疫情封城,连续40天没和人说话。
纸片边缘的锯齿状裂痕显示它们曾被反复撕碎又粘合。
女孩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后来我发现,把孤独写下来再塞进阿白身体里,心里就会好受一点。
站台突然剧烈震动,钢琴自己奏响了一段肖邦的《雨滴前奏曲》。
墙壁上的画面切换成新的场景:女孩在凌晨三点的公司加班,办公桌上摆着两杯咖啡——其中一杯的杯沿留着淡淡的口红印,而监控画面显示,那杯咖啡是她自己带来的。
3.透明人的生存法则
你知道怎么在人群里当个透明人吗女孩的手指在琴键上敲出一串不和谐音,只要永远说‘好的’,永远不拒绝加班,永远在团建时坐在最角落——
她的叙述被一阵尖锐的摩擦声打断。站台地面裂开一道缝隙,升起一个透明展示柜,里面陈列着令人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