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器的老妇人开始哭泣。她是马克西姆的遗孀,用手语对身旁的女儿说:这就是你父亲听到的世界。

    演出结束后,柯林独自来到礁石区。涨潮时分,海浪已经淹没了余晖常坐的那块黑礁石。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袋,里面是余晖的部分骨灰,与碎贝壳混合在一起。

    你找到了我,他将骨灰撒入翻滚的海浪中,现在该我找你了。

    余下的骨灰,柯林做了特别安排。他请工匠在施坦威钢琴的共鸣箱内壁镶嵌了一个小银盒,里面装着骨灰与那枚最初的贝壳。每次演奏,声波都会震动这个小小的骨灰瓮,让余晖以最纯粹的形式参与音乐。

    《无声之海》的全球巡演持续了两年。柯林在每场演出后都会收集当地的海水样本,现在这些瓶子排列在工作室的架子上,像一队沉默的合唱团。他的右手功能恢复了七成,足够演奏改编版的《潮声》,但永远无法回到车祸前的技术水平——不过这已经不再重要。

    最新作品《回声》是为聋童合唱团创作的,孩子们通过手语、跺脚和触摸特制共振墙来演唱。首演谢幕时,一个戴人工耳蜗的小女孩跑上台,将一枚泛着虹彩的贝壳放在钢琴上。

    这是给余晖爷爷的,她清晰地说,我听见他了。在你的钢琴里。

    柯林抱起女孩,让她的小手贴在共鸣箱上。当低音和弦响起时,女孩惊喜地睁大眼睛:他在笑!

    16

    永恒回声

    是的,柯林想,真正的音乐永远不会消失。它只是变换形式,像潮水退去又再来,像回声在岩壁间往复,像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在永恒的循环中证明艺术比肉体更长久。

    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余晖笔记的最后一页,上面只有简单一行字:

    海永远不会真正沉默,只要还有人记得聆听。

    每次排练结束,柯林都会用左手弹奏一个简单的和弦——不是向观众致意,而是向那个再也听不见,却比任何人都更懂音乐的老人说:

    我在这里。

    我仍然在听。

    17

    全文完

    [全文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潮起音乐简介 >潮起音乐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