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2025年4月的上海,梧桐叶在春风里翻卷成海。林晚星站在浦东机场到达出口,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边缘——那里有道浅灰色的划痕,是三年前在巴黎戴高乐机场摔落时留下的。电子屏上新加坡飞上海的航班信息刚转为已抵达,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盖过了大厅里此起彼伏的广播。

    人群如潮水般涌来时,那个穿深灰风衣的身影出现得毫无预兆。程砚之的头发比记忆中短了些,眉骨在落地灯的光影里投下锋利的阴影,却仍和七年前在图书馆顶楼吻她时一样,唇角微微扬起的弧度像片即将融化的雪。

    晚星。他的声音混着行李滚轮的声响传来,尾音轻得像片羽毛。

    林晚星忽然想起那年台风天,他们挤在便利店屋檐下,程砚之把她的围巾往脖子里紧了紧,也是用这样的语气说别怕,我在。此刻她闻到他身上若有若无的雪松香水味,和记忆里实验室的消毒水味重叠,喉咙突然发紧。

    程先生。她后退半步,指尖掐进掌心,陈教授让我来接您。

    程砚之的睫毛颤了颤,目光在她胸前的工牌上停留半秒——星禾生物科技研发部,那个他们曾在深夜里画过无数次的logo,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她锁骨下方。他注意到她腕骨处的红痕,像道未愈的伤口。

    机场外飘起细蒙蒙的雨。程砚之看着副驾驶位上挺直脊背的林晚星,雨刷器在玻璃上划出规律的弧线,将她的侧脸切割成明暗交替的胶片。七年前的暴雨夜,她也是这样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把脸埋在他湿透的校服衬衫里,说砚之,我们永远不分开好不好。

    听说你在做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筛查项目他试探着开口,车载广播里正放着莫文蔚的《忽然之间》。

    嗯。林晚星盯着前方的车流,转向灯的橙光在镜片上跳动,陈教授带的项目,我主要负责数据建模。

    沉默像团潮湿的雾在车内蔓延。程砚之想起三个月前在《自然·医学》上看到的那篇论文,第一作者栏里Lin

    Wanxing的名字让他在实验室的落地窗前站了整整一夜。那时新加坡的雨季刚开始,雨水顺着玻璃流淌,像极了那年他离开时她脸上的泪痕。

    车子在陆家嘴的霓虹里穿行时,林晚星的手机突然震动。母亲发来的消息框里躺着张CT片,配文是医生说要尽快安排手术。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方向盘,直到程砚之突然伸手按住她冰凉的手腕:晚星,你脸色很差。

    温热的触感像道闪电劈开记忆。她猛地抽回手,刹车灯在雨夜划出刺眼的红光。抱歉,她盯着泛着水光的仪表盘,声音发颤,我母亲......她得了脑膜瘤。

    程砚之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想起七年前那个蝉鸣刺耳的午后,林母在病房里对他说小砚,阿姨可能撑不了多久了,而他攥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指甲几乎掐进掌心——那封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全奖offer,同时附带着父亲公司破产的法院传票。

    第二章

    星禾生物的地下实验室里,培养箱的冷光映着林晚星发白的脸。她盯着显微镜下神经元细胞的荧光标记,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程砚之的白大褂下摆掠过她的实验台,袖口还带着走廊里的消毒水味。

    这里的参数设置可以优化。他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流,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的话,误差率能降低3%。

    林晚星看着他手腕上若隐若现的旧疤痕——那是大四那年帮她搬实验室器材时被试管碎片划伤的。此刻他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和当年在草稿本上画神经元图谱的姿势分毫不差。她忽然想起毕业那年夏天,他们在宿舍顶楼数星星,他说等我博士毕业,我们就开家生物科技公司,就叫星禾,星星的星,禾苗的禾。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逢在季风过境时简介 >重逢在季风过境时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