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说易经(一)
象也。二者相合,方成六爻之完整卦象,内卦与外卦相互呼应,尽显其中幽微之变化与深意。
爻者,乃效也,意取仿效,用以描述世间万物之变化。其变化之道,阴阳二者不可或缺,相互映衬,互为表里,方显变化之妙。
卦者,即挂在眼前之自然现象也。天地之间,诸般景象皆可入卦,蕴含无穷之理。且阴阳互化,阳极则转阴,阴极亦转阳,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尽显乾坤变化之奥。
《易经》全书,共计六十四卦,每卦皆配有卦辞,以概其大略,阐其主旨。而每卦又分六爻,各爻皆附爻辞,如此算来,合有三百八十四爻辞焉。爻辞之妙,在于详述此爻所处之境,昭示其相应之后果,使人观之,可略知事态之趋向,行事之吉凶,于纷繁世事中寻得些许指引也。
《易经》之爻象,有少阳、少阴、老阳、老阴之分,各蕴深意,且听吾述之。
少阳者,阳气初萌,如春日之朝晖,渐露微光,虽阳之态尚弱,然已具生发之象,蕴含蓬勃之势,其爻画作
“”,为阳爻之初,象征事物起始之阳刚,正待滋长扩充也。
少阴者,阴气方起,似秋夜之凉风,悄然而至,虽阴之息初现,却未呈凛冽,仍存柔和之韵,其爻画作
“”,乃阴爻之始,寓意事物萌动之阴柔,处于潜隐蓄势之态。
老阳者,阳气盈记,若盛夏之日炎,炽热至极,达阳之盛境,然阳极必阴,物极则反,其爻画作
“”,重而变之,为阳之极处,预示阳盛将转,变革将至,常示事态临转折关键也。
老阴者,阴气浓重,如寒冬之霜雪,凛冽已极,至阴之尽头,而阴极阳生,循环往复,其爻画作
“”,叠而化之,乃阴之极态,意味着阴盛将变,转机欲现,亦暗指局势将迎新貌也。
此少阳、少阴、老阳、老阴,于《易经》爻象之中,相互更迭,尽显阴阳消长、变化无穷之妙理,诚为探究易道、明悉世事之关键所在也。
卦中若遇老阳、老阴,处置之法自有其道焉。
老阳者,阳之极也,阳极则变阴,故遇老阳之爻,当变其爻为阴爻,以应阴阳转化之理。盖物极必反,盛阳之际,变兆已伏,如此更爻,可顺其变化之势,以续推卦象演变,探其后之吉凶休咎也。
老阴者,阴之盛也,阴极则化阳,逢老阴之爻,须变此爻作阳爻。缘阴至尽头,阳气萌生,变爻而后,方能契合阴阳交替之常,依此再析卦意,晓悟诸事趋向,明悉其中幽微也。
《易经》之内,数字亦分阴阳,各有其象,各蕴其理,且听吾言之。
奇数者,一、三、五、七、九之属,为阳数也。其一,乃阳之始,如混沌初开,阳气萌动,具生发之象,为万物起始之兆,三,阳数之聚,含蓬勃、拓展之意,恰似阳气渐盛,有蒸蒸日上之势,五,居阳数之中,象征中正、平衡,恰若阳刚行于正道,尽显中和之态,七,阳数之续,意味稳固、持恒,示阳刚之力可绵延不绝,九,阳之极也,达至盛之境,然阳极则阴生,寓变化将临,物极必反之机。
偶数者,二、四、六、八、十之属,为阴数焉。其二,为阴之初,若春雨润泽,阴柔悄至,呈孕育滋养之态,四,阴数之积,有收敛、内聚之意,仿若阴气渐聚,藏纳万物之象,六,居阴数之中,表意柔顺、安顺,恰似阴柔行于平和,守持安稳之状,八,阴数之续,意味厚实、承载,示阴柔之力可承载包容;十,阴之终,阴盛至极,亦暗伏阳生之变,循环往复之理存焉。
由是观之,《易经》中数字所表阴阳,尽显天地造化、万物生息之妙,诚为探究易道、明悉世事之关键所在也。
错卦者,两卦爻象阴阳全然相悖也。如乾对坤,一阳爻皆为阴爻,一阴爻皆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