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正的‘流心’。

    万利集团的破产清算公告登在二月的商业报纸上,周明远的名字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曾经堆满老黄秸的仓库被改造成金穗村的北方育种基地。陈立秋站在仓库门口,看着工人卸下从农科院运来的智能温控设备,突然接到省农业厅的电话:小陈,你们的‘金穗1号’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候选名单了。

    春分那天,村里举行首届玉米文化节。田埂上搭起的舞台铺着金黄的玉米粒,十八户村民轮流上台,展示用玉米做的各种产品:玉米须茶装在棉麻袋子里,玉米蛋白粉罐印着妈妈牌辅食,连玉米秸秆编的工艺品都被城市游客抢着下单。陈立秋牵着父亲的手走过红毯,老人突然停在黄金玉米村的新牌子前——红底金字的木牌取代了曾经褪色的村名,下面的小字被阳光照得发亮:从0.6元到28元,中间差的不是价格,是尊严。

    暮色里,陈立秋蹲在试验田记录新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手机弹出麦香坊发来的销售数据:联名蛋挞月销破百万,带动玉米鲜穗销量增长300%。更让他欣喜的是,南方三省的合作社发来申请,想引进金穗1号种植技术。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老种子袋,袋子上老黄秸的标签早已被撕去,露出底下用红笔写的金穗传奇。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几个小学生举着刚摘的玉米跑过田埂,穗子上的绒毛在夕阳里泛着金光。陈立秋知道,这场逆袭从不是他一个人的战斗——是父亲那代人守着土地的倔强,是村民按红手印时的信任,是每个消费者点击下单时的选择,让一粒玉米的价值被重新看见。

    当最后一缕阳光沉入玉米地,他翻开笔记本,在黄金时代那页写下:土地沉默,但从不会辜负认真倾听它的人。那些曾被资本碾碎的颗粒,终将在无数个灶台、烤箱、实验室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永不褪色的金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黄金玉米反击战简介 >黄金玉米反击战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