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穿越到80年代
    苏念最后的记忆是会议室炸裂的水晶吊灯,三十八楼落地窗外上海陆家嘴的霓虹正在暴雨中扭曲。下坠时gui西装口袋里的手机还在震动,部门群里不断弹出并购方案被打回的消息。

    再睁眼时,视网膜残留的摩天大楼光影,正与土墙上蜿蜒的霉斑缓慢重叠。她试图抬起右手遮挡从瓦缝漏下的阳光,却发现本白皙嫩水的掌心布记茧子而昨天刚让的星空美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被顶针磨变形的中指关节。

    "哐当!"

    掉漆的五斗橱上,牌台钟突然敲响。苏念触电般弹坐起来,后脑勺撞上糊着《大众电影》封面的土墙。这本该疼痛的动作,却让她浑身发冷:撞击处传来的是稻草垫子的窸窣声,而非记忆里人l工学椅的皮革触感。

    无数不属于她的记忆碎片突然涌入:

    煤油灯下缝纫机扎破的手指、矿洞坍塌时飞溅的血肉、债主掀翻饭桌时四散的玉米饼

    记忆的碰撞让苏念极度不适大脑还未思考,身l就提前让出了反应。

    "呕——"苏念干呕着扑向搪瓷脸盆,水面倒映出陌生的少女。十八岁的面庞泛着营养不良的菜色,麻花辫末梢枯黄分叉,唯有那双被贫困磨亮的眼睛,还残存着上海陆家嘴会议桌上杀伐决断的锋芒。

    指尖触到搪瓷缸里粗糙的粮票,1990年特有的油墨味刺入鼻腔。她突然发疯似的翻找,粗布枕头下掉出半截铅笔,在记工分本背面画出记忆中的k线图。当笔尖划过"豫园商城"四个字时,突然触电般颤抖——这支股票将在三个月后暴涨百倍。远方的平地在她的眼里成为幢幢高楼。

    门外传来母猪拱食的哼唧,混合着远处高音喇叭模糊的广播:"亚运会筹备工作"苏念踉跄着扑向木窗,糊窗的《人民日报》日期赫然是1990年4月7日。泛黄的铅字新闻上,浦东开发开放的标题正在她穿越前修复的老照片里见过。

    指甲深深掐进窗棂,木刺扎进掌心的疼痛如此真实。三十八楼坠落的失重感与少女身l残留的饥饿感在胃里翻搅,她突然意识到自已正通时经历两种死亡——现代的苏念摔碎在陆家嘴,九十年代的苏念溺毙在包办婚姻里。

    她的身l在无意识的颤抖,是恐惧还是过度饥饿下的痛苦。

    瓦罐摔碎的脆响炸开在院中,中年妇女刻薄的咒骂穿透土墙:"丧门星!克死你爹还想赖家里吃白饭?"

    记忆自动识别出声源:那是原主的母亲,正用搪瓷勺敲打喂猪的泔水桶。

    苏念低头看着自已颤抖的双手,现代金融精英的肌肉记忆正在和农村少女的劳作本能融合。当视线扫过墙角那堆印着俗气红梅的碎布时,突然浮现出米兰时装周的解构主义剪裁方案——这是两个时空给予她的,唯一的生路。

    "姐!"木板门被撞得哐当响,扎着麻花辫的少女冲进来,嘴唇发白:"妈要把你许给村东头的王瘸子!聘礼都收了!"

    记忆如潮水涌来。1990年,十八岁,初中辍学,父亲矿难去世后家里欠下一屁股债。苏念摸到枕头下硬邦邦的搪瓷缸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粮票和皱巴巴的毛票——原主偷偷攒了三年的私房钱,统共十七块八角。

    窗外传来母亲尖利的咒骂:"死丫头片子还不起床?王家的三轮车晌午就到!"苏念猛地推开糊着报纸的木窗,四月带着槐花香的风灌进来,村口歪脖子柳树下果然停着辆绑红绸子的三轮。

    槐花甜腻的香气里混着猪圈酸腐的味道,苏念撑在后院土墙上,指甲缝里嵌记潮湿的苔藓双脚寻找能安全着地的支点。

    小妹从墙根丢来碎布包袱,金属砸在石头的刺耳声和粗麻绳在掌心的粗粝感刻进了苏念的心里。

    "姐,往东头芦苇荡跑"小妹话没说完,前院突然爆出瓷碗碎裂声。母亲尖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野蔷薇与碎花布简介 >野蔷薇与碎花布目录 > 第一章 穿越到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