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人。

    寒假回校前,孩子们塞给我满满一包礼物:用糖纸折的太阳、松针编的光轮、还有二十张画着不同太阳的便签。小川红着脸递来个木盒,里面躺着枚磨得发亮的铜钥匙——是他爷爷当年开小卖部的钥匙,爷爷说,有钥匙就能打开光的门。

    第二年春天,县城中学派来交流老师,竟是已经读师范的小雨。她抱着一摞便签本冲进教室,封面上印着母校阳光小屋的标志。阿明现在在乡镇中学教数学,他让我带来这个。她翻开本子,第一页贴着张合影:阿明蹲在土操场上,身后的孩子们举着画满太阳的卷子,远处的教学楼墙上,用红漆刷着大大的光字。

    梅雨季节,我收到林老师的信,附带一张旧照片:二十年前的夏天,她蹲在树荫里,给一个攥着成绩单的女孩递便签——那个女孩正是初遇时的我。最近整理办公室,发现你毕业时留的便签,信里写着,现在每当我觉得疲惫,就会看看墙上的便签墙,那些歪扭的太阳,都是光的年轮。

    支教结束的清晨,小川追着中巴车跑了很久。我从车窗探出身子,看他举着张画:两个牵着手的太阳,一个大一个小,沿着盘山公路延伸向远方,路边开满蒲公英。车转过山弯时,晨雾恰好散开,阳光斜斜切进车窗,在那张画上流淌,像给所有的太阳都镀了金边。

    三年后,我站在师范大学的讲台上,给新生讲教育中的光。PPT翻到最后一页,是张拼接的照片:高中的便签墙、大学图书馆的阳光、山区教室的泥地画,还有小川寄来的明信片——他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在信里说现在我会给同桌讲题,就像老师当年给我讲太阳。

    下课铃响时,有个女生红着脸递来纸条:学长,我高中时总在器材室的便签墙找勇气,现在我把您说的‘在阴影里种太阳’写进了教案。纸条背面,画着个戴着学士帽的太阳,旁边是排小小的火苗——那是属于新一代的光的印记。

    深冬的夜晚,我在台灯下整理书信,忽然发现小川最新的信里夹着片银杏叶。叶脉上用银笔写着:您知道吗山脚下新开了间留守儿童书屋,叫‘小太阳驿站’,书架上摆着您留的便签本,每一页都有来看书的孩子画的光。

    窗外飘起细雪,台灯的光晕里,那些跨越山海的便签、画满太阳的草稿、还有无数双接过光的手,忽然在记忆里连成银河。原来所谓传承,从来不是某个耀眼的瞬间,而是无数个平凡的时刻——当我们蹲下身,把自己收到的光,轻轻放进另一个人掌心的裂缝里,让它在那里慢慢扎根,抽枝,最终长成能为更多人遮风的树冠。

    就像此刻落在信纸上的雪光,就像当年体育中考时照在睫毛上的彩虹,就像每个在阴影里悄悄种下的太阳,终将在时光的长河里,汇聚成永不熄灭的星河——让每个抬头的人都懂得,原来我们既是追光者,也是别人眼中的光,在无数次的传递与承接中,共同编织着照亮人间的网。

    而故事,仍在继续。当某个清晨的阳光再次漫过窗台,总会有新的身影蹲在阴影里,翻开泛黄的便签,看见前人画下的太阳,然后拿起笔,在属于自己的那页纸上,轻轻补上一道,属于未来的光。

    偶尔停下脚步,看着头顶炙热的太阳。

    我站在阳光下,肆意的沐浴着日光;

    我站在阳光下,贪婪的享受着南方吹来的风;

    我站在阳光下,平躺在温暖的草地上,抬头仰望着天空;

    让我想起了网上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话:

    刚出生的婴儿会哭

    那是对生的喜悦,还是对世界的恐惧

    我们向禁欲的寺庙里去求姻缘,向不出门的方丈去问人生,向街边瞎了眼的道士去看前程,向最爱你的人去证明他没有那么爱你;

    皱纹是时间吹过身体时泛起的涟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站在阳光下简介 >我站在阳光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