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双月
然识的字不多,但心中明白。这杨国忠虽然认的字多些,却只知道专权误国。贪婪无厌倒也罢了,现在他网罗党羽,连太子都不放在眼里。朝中旧臣,不是投靠他,就是被他抓一朝之错下了狱或是贬谪出京。我能全身而退,做个小官,已是万幸。在下思前想后,能挽大厦之将倾的就只有安郡王了。正好听说最近圣上召安郡王进京,我便特地来到此处,和安将军和史将军说说我的肺腑之言。

    安庆绪拉住张岷的手,安慰道:张大人不必忧虑,天子还是圣明天子,只是因为杨国忠专权,朝堂才弄成这样。圣上宣召我爹入京,可我爹赶路赶得太急,不小心染了风寒,所以落在了后面。张大人的话我定派人转达给我爹,我爹若到了登封,定会和张大人彻夜长谈,聊一聊这天下大势。

    张岷一听,喜道:若是这样,真是再好不过,在下定在登封恭候安郡王。他和安庆绪交谈甚久,说得多是杨国忠专权误国的事,安庆绪连连安慰。又聊了一会儿,张岷才告辞离去。

    屋中只剩下安庆绪和那姓史的胡人两个人,安庆绪怕隔墙有耳,便不再说汉语,用突厥语道:朝义,看来老皇帝和杨国忠倒行逆施,朝野之中已经怨声四起了。这一路像张岷这种有意投靠咱们的官员已经不知道有多少,看来你爹和我爹不仅是咱们范阳的双圣,即便在中原,崇拜的人也是不少。那个叫史朝义的人摆了摆手,笑道:我爹怎么能和安伯父相比,不过你说得对,咱们如今确实是人心所向。安伯父统领三镇精兵几十万,粮草充足,周围部族又敬咱们如同神明。而中原这洛阳、长安,虽然看似繁华,实则士兵不足,又极懒惰,几十年都没有打过仗。若真大军来袭,顷刻之间,就会像决堤的江水一般一溃千里。更何况,现在天下还有无数穷苦愚昧之人信奉双月教,大哥只要和天下宣布你就是羲和皇子,不出一两个月,上至朝堂,下至山野,便都要听命于咱们。

    安庆绪听罢大喜,笑道:贤弟说得极是,看来这天下,迟早是咱们的。可他忽然又止住了笑声,叹道:只不过前几日那个金乌教主投奔我时,和我说过,真正的羲和皇子可能尚在人间。我再问他,他便含糊其辞,说得不清不楚。还有你那个族妹阿史那思琳,虽然长得让人心动,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她有事瞒着咱们。先是找到了个什么名册,又说要留在真源找什么人,不知道在弄些什么名堂。若是她发现了什么羲和后人的蛛丝马迹,告诉杨伯伯,以杨伯伯的性格,断不能让我做这羲和皇子。

    史朝义笑道:大哥你如此聪明,怎么还相信这世间真有什么羲和之国,我看这羲和多半就是杨伯伯编出来的故事。即便真有,那羲和皇子不也就是个血肉之躯,他论身份地位相貌武艺有什么能和你相比更何况这金乌教是你收服的,你说什么,这中原的教众便信什么,到那时候,就算杨伯伯不高兴,拿你又有什么办法依我看,那个羲和皇子不露头便罢,若是真有哪个不长眼的敢自称羲和皇子,咱们就二话不说先宰了他,只怕到那时这天下的穷苦百姓还要拍手称快呢!

    安庆绪听了史朝义的话,心下稍宽,点了点头。他又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杨伯伯天天宣扬众生平等,要建立一个至极之国,使天下无贫贱,同富贵。我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可他定是有私心的,只是他的私心和我们不同罢了。不过也幸好有他,塞北各族才能不计较多年宿怨,全都听命于我爹。若是现在得罪了他,不但爹爹生气,也坏了咱们的宏图大计。

    史朝义道:大哥,虽然杨伯伯是双月教的教主,但毕竟现在已经大不如前,终究要看着你爹的脸色。虽然他平时不近人情,可到了关键时刻他自会帮你。依我看,你也不必多虑,这天下迟早是你们安家的。

    安庆绪听着,脸现喜色,可笑着笑着,忽然脸又沉了下来,恨恨地道:恨只恨我爹却更喜欢我那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羲和简介 >羲和目录 > 第五章 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