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霜笛
不语。
正这时,环佩响动,一个姑娘袅袅婷婷地飘进了屋内。穆鸿抬眼一看,见来的正是锦儿。她衣饰华贵,带着幽兰的香气,温婉大方,有着春花的风采,巧笑倩兮,一扫风霜清苦之色,又恢复了大家闺秀端庄秀丽的模样。下人们见她,纷纷施礼,神色恭谨。穆鸿再看看自己,手捧着两吊钱,活似一个街头讨饭的乞丐。心中难受,转过半个身子,把头低下。
贾老爷见女儿风采依旧,自然欢喜,问道:锦儿,裴姑娘怎样了锦儿道:裴姑娘受了些伤,正在敷药。贾老爷一听,稍有责怪,锦儿,这里没你的事,陪好裴姑娘要紧。锦儿见穆鸿侧对着她,死盯着墙角,想上前说几句感谢的话,便答道:女儿能平安回来,全赖穆郎沿途保护,今日须亲自谢过。贾老爷把脸一沉,爹爹已经替你谢过,前厅的事不用你管,快快退下吧。
锦儿无奈,施礼退下。贾老爷叹了口气,对穆鸿道:你也看到了,我们家书香门第,你既收了钱,到外面可不要乱说乱讲,毁了我女儿的清誉。穆鸿苦笑道:你们家世清白,你女儿是大家闺秀,我又有什么好讲的。
贾老爷不悦,沉着脸不说话。穆鸿见厅中气氛尴尬已极,心想我一个大好男儿,又不是来你这里讨饭的,何必如此窝囊。把衣服和钱放在地上,不再说话,径自出了贾府。
穆鸿出了府门,回头望了望,竟然连个追出来的人都没有。他心中失落,在里坊漫无目的地乱走。到了城门,没钱贿赂护军,竟不放他出去,只得退回城内。又走了一会儿,找了个洛水边上的角落倚着柳树坐下,路人以为他是个叫花子,都远远躲开。穆鸿望着满街的行人,心头黯然,见洛水边上红男绿女,熙熙攘攘,实在不知道这东都的繁华风景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可转念一想,此行本是送人,人已送到,纵然她的家人瞧不起自己,又能如何。
他胡思乱想,过了一会儿,忽然一惊,暗暗埋怨自己怎么忘了此行的目的。既然到了洛阳,无论欢娘在不在这里,都应当打听一下她的下落。一想到欢娘,穆鸿顾不得困倦,站起身,红着脸向来往的行人打听。他本不知道欢娘长什么模样,只知道一个名字,这没头没脑地一问,行人多半当他是个疯子,都摇头躲开。
穆鸿一直问到中午,一无所获。心想商家常年做买做卖,迎来送往,说不定见过欢娘,便寻到了洛阳的北市。这里最是繁华,青楼粉黛妖娆,胡姬当街沽酒,五行八作,生意兴隆。穆鸿一路问去,商家都纷纷摇头。最后到了一个卖笛箫的小店,店家是个老者,心比较善,见穆鸿虽然落魄,却目光澄澈,佩剑挺拔,心中有些可怜他,便对穆鸿道:年轻人,我们做买卖的,一天迎来送往不知道多少人,可也没有一个人自报家门,和我说他自己叫什么名姓的。你就知道一个名字,想找这个人,恐怕……恐怕很难了。
穆鸿见店内笛箫精美,心想欢娘自是会吹奏笛子,说不定真光顾过这家店,便问道:老伯,可有一个漂亮姑娘在您这里买过笛子么老者笑道:年轻人,我这里虽然谈不上生意兴隆,可也还算可以,这满城的富家小姐、贫家女儿、青楼女子、碧眼胡姬可都在我这儿买笛子。若说漂亮的自然是不少,可是不是你要找的就不知道了。穆鸿开过店,知道老者说得没错,可关心则乱,除此一问,实不知道该问些什么。尴尬地笑了笑,从怀中摸出最后几个铜钱,问道:老伯,您这里最便宜的笛子多少钱,我想买一支。
老者看了看他穷困寒酸又腼腆的模样,笑道: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也没见过你这样的人,都已经落魄成这样,不想着买些干粮,却来买笛子。我今年六十多岁了,子孙都争气,也不差这几个钱,这样,你给我吹上一曲,若是我听得不错,便把店里最好的笛子送给你。
老者说着,让小伙计看店,自己把穆鸿引到院中,递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