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解开汝窑开片里的时空密码。

    那个周末的凌晨三点,苏墨逸在量子文物实验室调试第三代纠缠态光谱仪时,全息屏突然跳出林初砚的手写短信。少女歪扭的字迹穿透纳米纤维屏:苏老师,我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了,您快来呀,坐标是天琴座流星雨坠落的方向。

    他抬头望向观测窗外的猎户座旋臂,发现天狼星的蓝白色光谱比五十年前偏移了0.03纳米,就像叶安夏别在麻花辫上的那枚明治时期珍珠发卡,在恒温恒湿的文物保险柜里沉淀出的虹彩光膜——那是珍珠层间文石晶体与时光作用产生的量子隧穿效应,每十年会增加1.7微米的光干涉层,恰如他们用四十年在故宫地库培育出的那株会发光的文物修复菌种。申请表,上面也画着类似的粒子轨迹。

    番外:砚台里的永恒

    在浙大玉泉校区东南角的古樟林深处,那棵镌刻着1936铜牌的老樟树正舒展着虬曲的枝干。斑驳的树皮间流淌着琥珀色的松脂,如同凝固的时光之泪。苏墨逸将澄泥砚轻放在青苔斑驳的长椅上,金缮修补的九道裂纹在春日斜照下流转着星子般的光晕。

    这让他想起三年前的那个雨夜,叶安夏捧着碎成八瓣的砚台跪坐在古籍修复室的木地板上,珍珠耳坠沾着雨水在台灯下明明灭灭,眼睫间却闪动着永不熄灭的倔强光芒。

    此刻他忽然听见枯叶碎裂的细响,转身时正看见叶安夏牵着林小夏从银杏林荫道走来,素色旗袍的盘扣上别着那枚熟悉的鎏银蝴蝶胸针。

    苏爷爷,您在看什么呀林小夏踮起脚尖,羊角辫上的银杏叶发卡随着动作轻颤。她将肉乎乎的小手撑在长椅边缘,鼻尖几乎要碰到砚台边缘的金箔碎片。

    那些用古法熬制的金漆在正午阳光下折射出细碎光斑,像是撒在她瞳孔里的星星糖。她忽然发现砚池底部凝着些暗紫色的结晶,宛如深秋葡萄藤上凝结的寒霜。

    苏墨逸布满老年斑的手指在砚额处轻轻画着同心圆,那里有块用歙砚残片补就的云纹浮雕。我在看时光。他说这话时,樟树新发的嫩叶在他藏青色的中山装肩头投下颤动的光斑,声音轻柔得像在安抚二十年前那只误入古籍库房的玳瑁猫,澄泥砚要养在墨里,就像老茶壶要养在茶汤中。它会记得所有浸润过肌理的松烟墨,记得磨墨人手腕的力度,记得每个在它怀中化开的墨锭——老人忽然抬头望向正在整理蕾丝披肩的叶安夏,就像我记得某个小姑娘说,要把摔碎的月亮重新拼好。

    叶安夏耳畔的Akoya珍珠突然晃出一道莹润的弧光。那是去年深秋在孤山裱画时,林小夏用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从河坊街老银匠那里淘来的生日礼物。

    她伸手按住被春风吹乱的鬓发,青瓷般的脖颈微微低垂,露出后颈处那道淡粉色的疤痕——那是十二岁那年为护住即将坠地的《淳化阁帖》木刻版而留下的印记。

    听说金缮用的生漆要掺入江南的晨曦,她抚摸着砚台边缘的裂缝,指腹传来凹凸不平的触感,却不知要收集多少个露水未晞的清晨,才能补全破碎的星光。

    (全书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砚语星尘:墨逸安夏》简介 >《砚语星尘:墨逸安夏》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