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多年前扎进指腹的缝衣针在记忆里苏醒。那是1990年冬夜,母亲握着她的手在结霜的窗玻璃上哈气写字。暖气片蒸腾的雾气中,陈永明三个字不断融化重生,霜水顺着字迹淌成微型银河,父亲正用体温焐热冻僵的奶瓶,在厨房哼唱跑调的《军港之夜》。

    你总问为啥窗框上的名字不会消失。母亲当年的话语混着冰碴在耳边回响,爸爸这两个字,要刻在看得见光的地方。此刻林秋月突然读懂,那些不断消融又重写的名字,原是母亲对抗遗忘的咒语。

    在樟木箱最深处,藏着个用劳动布包裹的铁皮盒。开启时陈年痱子粉的香雾中,二十八封未寄出的扫盲班结业证书整齐排列,每封落款日期都是父亲忌日。母亲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着陈永明收,最新那封的绣线竟是林秋月医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封装红绳。

    当暮色染蓝窗棂,林秋月在台灯下发现识字本夹层里的复写纸。1988年的蓝色拓印上,父亲的手正覆着母亲的手书写:我们的女儿要像月光,温润而坚韧。下方叠印着母亲十年后颤抖的笔迹:秋月今天主刀了第一台手术。

    八音盒突然自鸣,月光曲的旋律惊醒了沉睡的毛线团。母亲未织完的婴儿毛衣从箱角滚出,枣红色毛线末端系着张卷烟纸,父亲的字迹在尼古丁渍中浮现:美芳,等小月亮长大,咱们的线头就该接上她的嫁衣了。

    data-faype=pay_tag>

    试读46%

    第三章:衣柜秘密

    拆迁队的探照灯刺穿纺织厂残破的穹顶,将林秋月的影子钉在0327号更衣柜上。父亲遗留的胶底劳保鞋正在吞噬她的脚温,鞋尖那道1991年烫伤的焦痕,此刻与废墟中的钢筋产生诡异的共鸣。柜门锈锁的纹路恰似父亲临终的心电图,钥匙插入瞬间,她听见1993年的雨声在锁芯倒流。

    蓝印花布包裹的手册扉页上,蜡笔画的月亮缺角处粘着豆沙残渣——1987年中秋夜,父亲用体温焐着的月饼,正在她乳牙间留下甜蜜的刻痕。父亲用缝纫机油性笔标注:小月亮今晚会叫爸爸了!1987.6.5,爸爸二字被反复描画,力透纸背的凹痕在手册背面隆起成昆仑山脉的轮廓。

    内页贴着纺织厂1985年度先进工作者的奖状,父亲用裁缝粉笔在背面划出工整表格。在婴幼儿呛奶急救法一栏,蓝黑墨水突然晕染:切记!托住脖颈要像捧刚点好的豆腐脑——永明你这条备注要让女儿笑掉大牙了——美芳

    1988.9.15补注。泛黄的稿纸边缘粘着片牡丹牌香烟锡纸,折成仙鹤形状的翅膀上写满剂量计算公式。

    当翻到女儿初潮护理指南时,林秋月发现父亲用不同颜色的缝纫线装订书页——这是母亲在十年间不断增补的生命注脚。1990年的病历纸背面,父亲的字迹如风中蛛网:如果爸爸不在了,让我们小月亮每天喝牛奶的钱存在铁皮盒第三层。

    墨迹在不在了三字处反复洇染,形成黑洞般的漩涡,吞噬着当年滴落的杜冷丁药液。

    在化疗通知单的夹页里,藏着张用血压记录纸裁剪的插画。父亲用注射器吸取紫药水,在医用纱布上绘制小月亮成长图谱:1993年的虚线小人戴着听诊器,箭头指向爸爸变成星星的年份。画布边缘的纤维里,嵌着当年飘进病房的柳絮,此刻在拆迁扬尘中突然苏醒,轻吻着林秋月颤抖的睫毛。

    玻璃弹珠从手册末页滚落,封存着1990年夏夜的月光。对着探照灯凝视,弹珠核心悬浮着纺织厂女工们用棉纱编织的微型银河——这是父亲临终前三个月,在止痛针间隙偷偷完成的杰作。弹珠表面刻着显微镜可见的小字:小月亮,每颗星星都是爸爸没讲完的故事。

    林秋月的耳膜突然灌满布谷鸟鸣叫。记忆闪回到六岁那个暴雨夜,父亲浑身湿透冲进家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未寄出的月光简介 >未寄出的月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