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残阳泣血映烽烟

    万历四十七年深秋,萨尔浒山谷的血色尚未褪尽,寒风裹挟着腐肉气息掠过残垣断壁。横七竖八的明军甲胄在焦土上泛着冷光,折断的枪矛如同枯竹般插在冻土中,暗红的血迹蜿蜒成河,最终汇入结冰的溪流。侥幸存活的士兵们衣衫褴褛,眼神空洞地游荡在战场边缘,嘴里喃喃自语,宛如行尸走肉。

    这场惨败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大明王朝的心脏——北京城炸开了锅。紫禁城上空乌云密布,乾清宫内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年仅十六岁的崇祯帝朱由检在龙椅上坐立不安,他猛地站起身,怒不可遏地将手中的战报狠狠摔在地上,御案上的青铜香炉被震得叮当作响。

    萨尔浒一战,我大明四十七万大军竟落得如此下场!杨镐无能,误我大明!崇祯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与绝望。满朝文武噤若寒蝉,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他们清楚,此刻任何一句辩解都可能触怒龙颜,招来杀身之祸。

    与此同时,在京城一隅的湖广会馆内,熊廷弼正与几位同僚对坐。熊廷弼身着青色常服,身材魁梧,剑眉星目间透着一股威严。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桌上的辽东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眉头紧锁,神情凝重。此前巡按辽东时,他就深知辽东局势岌岌可危,曾多次上书朝廷,力陈整顿防务的重要性,可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如今萨尔浒惨败的噩耗传来,他心中既悲愤又无奈,预感到一场更大的危机即将降临。

    熊大人,此次惨败,朝廷恐怕要重新物色辽东经略人选。以大人的才能与威望,定是不二人选。一位同僚打破了沉默。熊廷弼微微摇头,苦笑道:辽东边事积弊已久,如今局势糜烂至此,岂是一人之力可扭转但为了大明江山,廷弼万死不辞。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名侍卫匆匆跑来,高声喊道:熊大人,陛下宣召,命您即刻入宫!熊廷弼心中一紧,他知道,自己等待的时刻终于来了。他迅速整理好衣冠,跟随侍卫直奔皇宫而去。

    紫禁风云定乾坤

    踏入乾清宫,熊廷弼便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殿内烛火摇曳,将崇祯帝的身影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寂。满朝文武分列两旁,个个面色凝重,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熊廷弼深吸一口气,大步上前,臣熊廷弼,叩见陛下!

    崇祯帝的目光在熊廷弼身上停留片刻,缓缓说道:熊卿平身。萨尔浒之败,朕痛心疾首。如今辽东局势危急,朕思来想去,唯有你能担此重任。朕任命你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东经略,你可有信心力挽狂澜

    熊廷弼抬起头,目光坚定地与崇祯帝对视:陛下,臣虽不才,但愿效犬马之劳。然辽东边事复杂,非一朝一夕可扭转。臣有三事相求,望陛下恩准。

    崇祯帝微微颔首:但说无妨。

    其一,臣恳请陛下赐予尚方宝剑,凡军中不听号令、临阵脱逃者,臣可先斩后奏,以正军纪;其二,辽东军需匮乏,望陛下拨发充足粮草、军饷,保障军队供给;其三,臣在辽东行事,望陛下给予充分信任,勿受朝中谗言干扰。熊廷弼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大臣面露不满,认为熊廷弼要求过高;有的则默默点头,深知辽东局势艰难,唯有如此方能有所作为。崇祯帝沉思片刻,目光变得坚定:好!朕准了!来人,取尚方宝剑!

    寒光闪闪的尚方宝剑被呈到熊廷弼面前,他双手接过,重重叩首:臣定当不负陛下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未雨绸缪谋方略

    离开皇宫后,熊廷弼并未急着回家。他独自漫步在京城街头,夜色深沉,寒风刺骨。街边的店铺大多已关门,偶有几个醉汉踉跄走过,嘴里嘟囔着对辽东战事的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晚明烽火之熊廷弼悲壮之火简介 >晚明烽火之熊廷弼悲壮之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