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兵,至少有三千之众。
准备...张兵举起手,示意士兵们做好战斗准备。
当最后一名西戎骑兵进入峡谷后,张兵猛地挥下手:放滚石!
轰隆隆的巨响中,预先安置在两侧山崖上的巨石滚落而下,瞬间堵住了峡谷的两端出口。西戎军队顿时大乱,战马受惊,互相冲撞。
放箭!张兵再次下令。
百张强弩同时发射,密集的箭雨倾泻而下。西戎人猝不及防,纷纷中箭落马。他们的皮甲无法抵挡近距离的弩箭,伤亡惨重。
与此同时,埋伏在峡谷两侧的秦军主力也现身了,箭矢和标枪如雨点般落下。西戎人试图突围,但出口已被巨石堵死,成了瓮中之鳖。
战斗持续了大半天。当夕阳西下时,峡谷中已堆满了西戎人的尸体,少数幸存者跪地投降。秦军大获全胜!
君上神机妙算!嬴疾激动地跑到张兵面前,此战歼敌两千余,俘获八百,我军伤亡不足三百,实乃前所未有之大捷!
张兵看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心中却没有多少喜悦。作为现代人,他第一次亲眼目睹如此惨烈的杀戮,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但转念一想,若非如此,死的就会是秦国的百姓,甚至他自己。
传令下去,善待俘虏。他吩咐道,另外,派人向周王报捷。
当张兵率军凯旋时,秦都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震天动地。这一战不仅解除了西戎的威胁,更让秦国在周王室眼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当晚的庆功宴上,张兵独自站在宫墙上,望着满天星斗。他知道,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原本应该在这一年战死的秦仲,现在不仅活着,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只是开始。他自言自语道,既然上天让我成为秦仲,我就要带领秦国走向强盛。
2
变革之潮
陇山大捷的消息如同春风般席卷了整个秦国。当张兵率领凯旋之师回到雍城时,城门处早已挤满了欢呼的百姓。老人们跪地叩首,妇女们捧着陶罐献上清水,孩童们追逐着战车奔跑嬉笑。
君上威武!
大秦万胜!
欢呼声此起彼伏。张兵站在战车上,青铜甲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抬手向百姓致意,心中却五味杂陈。一个月前,他还是个为生计奔波的货车司机,如今却成了万人敬仰的国君。
宫门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领着众大臣跪迎。张兵认出那是上大夫嬴韬,秦国最德高望重的老臣。
老臣恭迎君上凯旋!嬴韬声音洪亮,此战扬我国威,西戎十年内不敢再犯!
张兵下车扶起老臣:此乃将士用命之功。传令,犒赏三军,抚恤阵亡将士家属。
入宫后,张兵立即召集重臣议事。大殿上,他卸下甲胄,换上一袭黑色深衣,环视众臣:西戎虽败,但隐患未除。诸位以为,接下来当如何
嬴疾率先出列:君上,臣以为当乘胜追击,彻底扫平陇山以西的戎族部落,永绝后患。
不可。上大夫嬴韬摇头,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且周室虽喜我胜,却未必愿见我坐大。
张兵暗自点头。这老臣眼光毒辣,看出了关键所在。作为现代人,他更清楚此时周王室对诸侯的忌惮心理。
上大夫所言极是。张兵缓缓道,眼下当务之急是巩固战果,增强国力。寡人有几项新政,欲与诸位商议。
他从案几上拿起几卷竹简,这是他在战前就构思好的改革方案。
其一,设立军功授田制。凡立战功者,按功绩赏赐土地,可传子孙。
其二,改良农具,推广铁器耕作,提高粮食产量。
其三,在边境修筑烽燧,建立预警体系。
大臣们听得目瞪口呆。这些举措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