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动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她听不懂的交响乐。
不知过了多久,她听到关门声——程铮走了。许楠拿起手机,翻看着以前的照片:办公室窗外的城市景观,团队庆功宴上的笑脸,她和林妍在咖啡馆的自拍...那些生活仿佛已经是上辈子的事。
她打开通讯录,手指在林妍的名字上徘徊。最终,她拨通了另一个号码。
妈,是我。电话接通后,许楠的声音不自觉地哽咽了。
楠楠怎么了母亲的声音充满关切。
我...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许楠把脸埋在枕头里,压低声音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和程铮吵架了
不只是吵架。这里的一切...我像个外人,像个附属品。他们叫我嫂子,却没人记得我叫许楠。
孩子,军婚就是这样。母亲叹了口气,你爸当年在部队时,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但你要记住,婚姻是两个人的磨合,不是一个人的牺牲。
但我失去了工作,朋友,生活...
你得到了一个家,一个爱你的人。母亲轻声说,当然,选择权在你手里。但妈妈希望你能给这段婚姻,给自己多一点时间。
挂断电话后,许楠走到窗前。夕阳西下,营区笼罩在金色的光芒中。远处,一队士兵正结束训练返回营房,他们的身影在地上拉得很长。
许楠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到程铮的场景。那是在朋友婚礼上,他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在角落里显得格格不入。她当时被他身上那种沉稳坚定的气质吸引,主动过去搭话。他谈起自己带的兵时眼睛发亮的样子,让她心动不已。
那时的她,是否想过有一天会为这份心动付出如此代价
程铮去演习前的几天,两人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冷战状态。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像两个陌生人。程铮早出晚归,许楠则整天泡在图书馆里,靠读书打发时间。
出发前一天晚上,程铮难得早早回来,手里提着一个袋子。
给你带了点东西。他把袋子放在桌上,语气有些不自然。
许楠打开一看,是一台专业相机和几个镜头。
听李干事说你以前喜欢摄影。程铮站在一旁,双手插在口袋里,部队宣传科淘汰的设备,但还能用。
许楠拿起相机,手指轻轻抚过机身。大学时她确实是摄影社的骨干,工作后也一直把摄影当作业余爱好。这台相机虽然旧了点,但比她现在手头没有强。
谢谢。她小声说,没有抬头。
程铮在她身边坐下:楠楠,关于这次演习...
你去吧,我没事。许楠打断他,声音平静得连她自己都感到陌生,我会照顾好自己。
程铮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有什么事就打电话,演习期间信号不好,但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我会开机。
第二天清晨,许楠醒来时程铮已经出发了。床头柜上放着一张字条:照顾好自己,有事找李干事。——铮
简单生硬,就像他的人一样。许楠把纸条塞进抽屉,起身洗漱。镜子里的人脸色苍白,眼下是明显的黑眼圈。她试着对镜子笑了笑,那个笑容比哭还难看。
你好,我是许楠。她对着镜子说,然后摇摇头,不,应该是我是程营长爱人。
她突然感到一阵窒息,急需离开这个狭小的房间。匆匆换了衣服,抓起相机和借书证出了门。
清晨的营区空气清新,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许楠不自觉地举起相机,捕捉着这些细微的美好。镜头里,两个年轻的士兵正在清扫落叶,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像是一场无声的舞蹈。
嫂子好!他们看到她,立刻立正问好。
许楠放下相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