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技术保密方案的制定。她站起身,记住,商业合作不是非黑即白。如果条款足够严密,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会议结束后,温芮宁独自留在会议室,望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利弊分析出神。手机震动起来,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温总您好,我是《金融前沿》记者林妙妙。有关祁明琛的一些背景信息可能对您的决策有帮助。方便见面聊聊吗】
温芮宁盯着这条信息看了许久,最终回复了一个时间和地点。
第二天中午,温芮宁在一家隐蔽的日料店包厢里见到了林妙妙。女记者约莫三十出头,干练的短发,眼睛炯炯有神。
感谢温总抽空。林妙妙递上一张名片,我知道您时间宝贵,就直入主题了。
她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祁明琛在公众面前是商业奇才的形象,但他早期的一些做法很少有人知道。
温芮宁没有立即接过文件:林记者为什么对这件事感兴趣
林妙妙笑了笑:职业本能。祁氏这几年涉及的几起商业纠纷背后都有故事,但没人敢深挖。她压低声音,五年前,祁明琛负责的第一个收购案——新科软件,创始人张毅在签约三个月后跳楼自杀,官方结论是抑郁症,但...
温芮宁眉头紧锁:你有什么证据
没有确凿证据。林妙妙坦然承认,但有线索。她推过文件,张毅死前一周,公司核心专利被秘密转让给祁氏控股的一家离岸公司。而当时新科的收购价正是基于那些专利评估的。
温芮宁翻开文件,里面是一些公司注册资料的复印件和几张模糊的邮件截图。
这些不足以证明什么。温芮宁合上文件。
确实。林妙妙点头,但如果结合祁明琛的成长背景看,或许能拼凑出另一幅画像。她意味深长地说,您知道他十六岁就被父亲送到美国,直到MBA毕业才被允许回国吗据说是因为他反对父亲对一家家族企业的恶意收购。
温芮宁心头一震。她想起咖啡厅里祁明琛提到这次不一样时眼中闪过的神情。
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温芮宁直视林妙妙的眼睛。
因为我欣赏您的创业故事。林妙妙真诚地说,女性在这个圈子里打拼不容易。而且...她犹豫了一下,我觉得您和祁明琛是一类人,也许您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温芮宁离开餐厅时,林妙妙最后的话仍在耳边回响。她刚走到停车场,手机又响了。是周子诚。
芮宁,你看今天的财经新闻了吗他的声音透着焦虑。
还没,怎么了
祁氏的公关总监方杰向媒体透露,说我们正在考虑战略合作!现在各大财经板块都在报道这件事,我们股价已经涨了7%!
温芮宁握紧手机,一股怒意涌上心头。她挂断电话,从包里找出那张名片,毫不犹豫地拨通了背面的号码。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起:温总。祁明琛的声音通过电波传来,仿佛早已预料到她的来电。
祁总,向媒体泄密是谈判的诚意吗温芮宁冷声质问。
电话那头短暂沉默:不是我授意的。祁明琛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紧绷,但我会处理。
最好如此。温芮宁正要挂断,祁明琛突然说道:
等等。明晚七点,祁氏大厦68层。我会给你一个交代,也会向你展示合作的全部可能性。他停顿一下,带你的技术团队一起来。
温芮宁迟疑片刻:好。
挂断电话后,她仰头望向城市天际线,祁氏集团那座标志性的双子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一场商业风暴的中心,而这场风暴的名字叫祁明琛。
第3章
代码泄露危机
凌晨三